台上,秦腔《下河东》唱得激越高亢;台下,数百村民听得酣畅入迷。9月14日下午,陕西周至县剧团送戏下乡,辛家寨镇沙河村像过节一样热闹。
车载流动舞台设在村里新建的健身广场,85岁的“老戏迷”朱焕清坐在头一排:“演赵匡胤的齐晓春是名角,听他的戏解馋。”为了让瘫痪的老母亲过一下戏瘾,巩学民用轮椅把老人推到了现场:“俺妈最爱听秦腔。村里一般庙会才唱戏,这回剧团送戏下乡,机会难得。”
秦腔,是源于陕西、甘肃一带的古老剧种,被誉为中国“梆子腔”的鼻祖。周至县剧团1953年由秦腔艺人张捷民筹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红极一时。到了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多元文化冲击,经费拮据、人才流失,周至县剧团像大多数县剧团一样几乎名存实亡。
闻讯前来看戏的二曲镇渭旗村戏迷李耀斌说:“周至号称‘戏窝子’,喜欢秦腔的人很多。像俺们渭旗村2000多人中,戏迷占了一半多。对剧团来说,只要唱得好,就会有人看。”
1984年开始的改革,使周至县剧团走上了自主经营之路。演出既有大戏本戏,也有多支小分队的折子戏。“经过改革,县剧团的戏接上了地气,合了咱农民的胃口,不光唱红了关中,还唱到了陕南、陕北,甘肃、宁夏。”李耀斌说。
看到戏迷的热情,带队演出的周至县剧团团长孙多祥很是欣慰,他说,为了贴近群众需求,剧团坚持年年排新戏,不断增加新看点。“我们在改编的《封神榜》中,加入了魔术、杂技,表现了梦幻气氛,成了剧团‘看家戏’。为了吸引新观众,我们不论白天、晚上都要打字幕。”
孙多祥说,他们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创作的《母子恨》,叙写了教育子女中的困惑,有强烈的警示作用,前年晋京演出时,颇受戏剧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厚土,我们才能顽强地生存下去。”孙多祥告诉记者,靠着过硬的戏功和作风,周至县剧团目前每年承接演出800场左右,包括政府采购的送戏下乡以及农村红白喜事和庙会,总收入300多万元。
眼下虽然“有饭吃”,但长远发展有隐忧。周至县剧团正在编排一部新戏《公主情殇》,编剧是两位当地作者。孙多祥说:“说起来让人寒心,我们给编剧没有稿费,剧团的收入勉强够运转、够发工资,只能拿出很少的钱来排新戏,主要用来请导演、谱曲和舞美设计。”
一些戏迷认为,秦腔的市场主要在农村,秦腔要振兴,不光要让大家爱看,还要让大家“看得起”。沙河村党支部书记武永福说:“县剧团现在一场戏的价格5000元左右,村里每年正月二十庙会,请县剧团唱三天、四晚上,费用得几万元,几乎到了群众能接受的高限,希望价格能‘稳中有降’。”
曾任周至县剧团团长的王鹏辉说:“陕西省在振兴秦腔中,一些大型院团排了不少新戏,但往往成了‘殿堂式’作品,得奖后就束之高阁,无法变成基层剧团急需的剧目资源。秦腔创作需要真正接上地气,让不断推出的新剧目‘既叫好又叫座’,振兴秦腔才能多几分希望。” (李勇 陈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