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带着团队来到了西安,筹备两档戏曲类季播节目《擂响中华》《醉梨园·最中国》。节目录制中,秦腔、蒲剧、河北梆子、眉户、碗碗腔等地方剧种的名家新秀汇聚舞台,各展风采。

“总说老祖宗的东西好没有用,你必须展现出来让别人觉得好,那才是好。今天很多年轻人离戏曲和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了,我们更有必要做激活传统文化的事情。”白燕升说道。

陕西现有地方戏曲剧种25个,是我国戏曲发祥地之一。中国戏曲最高学府“梨园”就出自唐代长安。然而,作为戏曲大省的陕西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问题:地方戏曲的受众很难突破原有的“圈子”,由于市场有限,陆续有剧种濒临失传的边缘。地方戏曲应如何让本来不喜欢和不了解戏曲的人都能跨进这个门槛?

“年轻人觉得秦腔土”

“班里33个学生,只有10个人认识我,还都是因为他们的爷爷奶奶爱听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的演员张宁从艺30余年,代表作《花亭相会》在戏迷中家喻户晓。而当她走进陕西师范大学,为声乐专业学生开设戏曲鉴赏课时却发现,连很多来自陕西本土的年轻人都对秦腔知之甚少,“他们对戏曲没有概念,觉得秦腔老土,和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

来自陕西铜川市的80后姑娘刘文静出生在一个戏迷家庭,自小爱听秦腔,但在同龄年轻人里,她很难找到共鸣,“我身边很少有年轻人愿意花钱走进剧场去听秦腔,觉得秦腔就是吼,听不懂。”

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音调激越高亢、节奏鲜明,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走进秦腔剧场,顺着喝彩声望去,大多是年龄偏长的中老年人。

秦腔受众面老龄化的问题引发许多秦腔从业者和业内专家的思考和担忧。

“现在秦腔不管是在专业队伍还是演出剧目上都在萎缩,尤其是民营的基层剧团处境都很困难。”中国秦腔网首席执行官刘彭涛说。18年前,刘彭涛创建了中国秦腔网,初衷就是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认识和喜欢上秦腔。

在张宁看来,欣赏戏曲就像喝茶,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难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慢慢“品茶”的氛围, “我们有时一句能唱一分钟,听不懂的人可能早就没耐心听了。”

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高字民曾对秦腔的剧本进行过分析。他感到一些秦腔剧目中故事还是太过传统,宣扬的思想、传播的内容种类很难跟现代人进行对话,“比如,秦腔中关于帝王将相的内容较多,和那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相比,观众理解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观众培养得从娃娃抓起

“年轻人对戏曲不喜欢,很多是因为都没有听过真正专业的秦腔表演。”虽然课上的学生对于秦腔不熟悉,但每当张宁一亮嗓,都能惊艳到台下不少学生。通过与年轻人交流,张宁感到,自己需要主动走入学校课堂,传授戏曲知识,让他们感受到秦腔的魅力。

发稿之前,《工人日报》记者跟随张宁来到西安高新第七小学。这所学校创办了一个秦腔社团,张宁受邀在这里已担任近三个月的指导老师。

课堂上,张宁照例先为孩子们清唱了一段。“先声夺人”的气场很快就把孩子们带入秦腔的氛围。接着,30多名学生一起跟着张宁学习戏曲的基本步法。班级里孩子大多年龄偏小,需要手把手地指导,一个半小时课程下来,张宁已经累得满头是汗。

“这个娃点踩得多准啊,是个好苗子。”而看到姿势有些起范的学生,张宁也从不吝惜自己的赞美。

在小学,张宁主要是带着孩子们亲身体验戏曲的一招一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走进大学校园,张宁则更希望能为戏曲艺术培养更多懂行的年轻观众乃至戏迷。“我会先带着学生们了解一部剧背后的历史、人物关系,给学生们介绍这部剧在造型、音乐上有什么特点,然后再一起学唱。”

课程结束时,张宁还张罗着租服装、选场地,为学生在学校里办了一场“南腔北调戏曲晚会”。这门课,张宁在陕西师范大学一开就是三年,在学生中颇受欢迎,也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宁妈”。“看着孩子们从不喜欢到能唱两句,我打心眼里高兴。那种成就感不亚于登台演出。”张宁由衷地说道。

最近,作为戏剧研究者的高字民联合了一些青年剧评家、戏剧行业管理者、民间剧社领航人成立了“陕西青年剧评团”,希望通过线上互动交流,线下定期组织观剧、讲座等活动,普及推广戏曲艺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

“一方面,我们可以用自己具备的专业戏曲知识,为普通观众在观剧之前做好功课,培养提升观众的审美。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与戏曲的创作者和从业者进行沟通,给当代戏曲的创作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形成一种评论创作相生互利的状态。”

在高字民看来,戏曲观众的培养是一个长线工程,“我们的文化管理者应该尊重艺术的传播规律,加强高校、中小学的传统戏曲教育和戏曲教育人才的培养。”

“影响力要用作品说话”

除了近期这两档即将在陕西落地的戏曲综艺节目,以秦腔为代表的很多地方戏曲近年来也开始逐渐走上荧幕、走进网络,参与综艺节目真人秀或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拉近与普通观众的距离。

前段时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演员任小蕾就把自己演唱的经典秦腔选段《三滴血》和精美的舞台扮相上传到抖音短视频平台,收获了上万次的点赞。

而在内容和形式上,许多地方戏曲也在进行探索。如用传统戏曲演绎现代故事,艺术表现上混搭摇滚乐、西洋乐,引入一些现代的舞美灯光效果等。

“我们就曾经尝试过减少一些剧目中的过门和碎词,把40分钟的戏缩短到27分钟,还使用一些西方管弦乐、电声乐器作为伴奏。”张宁告诉记者。

“改变普通观众对于秦腔的印象并不是让戏曲去盲目迎合观众的口味。”在刘彭涛看来,现在许多由传统戏曲演绎的现代剧故事情节雷同,并不利于经典戏曲剧目的传承,而过于借鉴现代话剧的写实手法也消减了中国戏曲艺术本身独有的写意韵味。

“一些主打戏曲传承的综艺节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戏曲的认知度,但视角总是集中于名家名段,处于基层的剧团和一些小众剧目还是很容易被忽视。”刘彭涛对于大众传播媒介对戏曲的整体保护能力并不十分看好。

高字民认为,当代的传统地方戏曲传承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新媒体视野,但地方戏曲艺术的影响力最终还是应该依靠作品说话,在“走出去”之前,首先要把戏琢磨精、琢磨透,“我们的从业者不能急功近利,应该是由衷地热爱这个行业,尊重这个职业。戏演得好看,想要弘扬的价值观也就尽在其中了。”(记者 曲欣悦)

(摘自 《工人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