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86岁的王蔼民,17岁就已成为易俗社的“武行头”,自称是“易俗社土生土长的学生”,对他们易俗社为抗战做出的贡献颇为自豪。
“我是1929年3月参加的易俗社,那年我10岁,学武生。”经过8年的勤学苦练,到了1937年,王蔼民在名满三秦的易俗社里,已是崭露头角的青年武生尖子。这一年,他17岁。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受世界列强凌辱日久,王蔼民在学戏之余常听老师们讲起这些,心里充满了对国家前途、对秦腔命运的焦虑不安。就在这时,日本军国主义蓄意挑起的“卢沟桥事变”,不仅激起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战救亡的热潮,也揭开了易俗社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章。
“我是1937年3月份正式毕业的,5月份就到北平去演出,当时我就想咋叫秦腔剧团到北平去演出?人家说北平周边的好多部队是从陕西去的,有陕西人,所以就到北平演出去了。”王蔼民回忆道。
当时,日寇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之后,又开始向华北进犯。原西北军爱国将领冯玉祥的29路军当时奉命驻守在北平,易俗社那次赴京演出,就是应宋哲元将军之邀去为驻军将士鼓舞士气的。其实,早在1931年“9·18事变”爆发后,易俗社就曾组织演职人员到各地演出宣传抗日,受到了抗日官兵的热烈欢迎。这一次,易俗社更是有备而来。赴京之前,带队的封至模先生连夜改编了《还我河山》和《山河破碎》两个大型历史剧目,希望以此来激发国人的爱国热忱。王蔼民老人说:“在北京演出那几台戏,我们基本上是全员上阵呀。《山河破碎》演的是韩世忠与梁红玉联手抵抗外侮的故事,我扮演的是韩世忠麾下将官苏德。那个场面真是浩大,韩世忠、梁红玉练兵一场戏,在台上操练的士兵就有32人,男女将官、龙套、中军、女兵数十人同时登台。到了‘击鼓战金山’时的水战,宋金两边的每个将官都带着兵士、船夫,台上人物来来往往,场面非常宏大。到了演出《还我河山》时,参加的演员更多。金兀术带的‘拐子马’,3人一组,共8组;岳飞的兵将上的比金兀术的还要多,是专砍马腿的藤牌军。部队看戏一般不说话,也不鼓掌,惟一例外的是,当岳飞唱到‘一马砍倒三马颠’时,官兵们大受鼓舞,那掌声跟打雷似的,响了好几分钟。”
王蔼民老人还告诉记者:“我们易俗社演了好多戏都是打日本的,《血战永济》、《民族魂》、《长江会战》“抗战五部曲”……抗日的戏多得很。每场演出开始,演员们都集中在前台一起合唱抗日歌曲,唱得最多的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演员在台上唱,观众在台下唱,一首首抗日歌曲把台上台下抗日救亡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四毛钱一张的戏票在当时并不便宜,可我们易俗社的每场演出都是人山人海,坐票卖完了还有许多人买站票。”
抗战八年,是易俗社佳作连连、名角辈出的八年。这八年里,易俗社一天也未停止过演出。 (记者 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