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208幅秦腔兰州派耿家脸谱的面世,秦腔博物馆的筹备工作正在兰州热火朝天地进行着,2008年7月份中国第四届秦腔艺术节将在兰州举行,而全国首个秦腔博物馆筹备工作将会在这次艺术节上有重大的进展。

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负责人著名戏曲家李智向记者介绍说:“我们要好好保护才行。现在是个娱乐多元化的社会,好多外国的娱乐文化大量涌入中国的艺术市场,我们本民族的、自己的东西都渐渐地衰落了,一定要展开保护。”

甘肃秦腔又称西秦腔,古语有云:“秦声以甘凉之雄,犹称劲敌。”目前兰州现存历代秦腔剧本3000多本,其中很多都是绝版,而兰州独有的耿家脸谱更是备受秦腔界所瞩目。然而,随着老秦腔艺人的离世,后继人才缺乏,大家对秦腔的了解越来越少。保护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保护本民族的艺术,筹建一个秦腔博物馆是当务之急。

目前,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主要是在做相关事宜的征集、研究、论证,这三部分同时进行,相互交叉。

秦腔博物馆,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展馆,由政府部门来主持,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秦腔博物馆,是继戏曲博物馆、京剧博物馆,昆曲博物馆之后的第四个戏曲类的专业展馆。

兰州秦腔博物馆

来龙去脉

2005年9月,兰州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

2006年9月,秦腔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3月,兰州市文化局召开关于秦腔博物馆建设的第一次专家座谈会,这标志着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2007年3月,兰州市文化部门面向全国征集秦腔文物。

2007年9月,由中国戏曲家协会、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7中国秦腔发展兰州论坛”,在金城开幕。

2008年7月,第四届秦腔艺术节将在兰州举行,将有西北地区五省的专家对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证。

陕西省文化厅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王军武:

陕西十年前就提议建秦腔博物馆

早于2004年,西安市就在《2004-2010年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西安将打造秦腔文化一条街,并建立西安秦腔博物馆。

陕西省文化厅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王军武,昨日在听到兰州将建首个秦腔博物馆的消息后表示,其实,十年前就提议在陕西开秦腔博物馆。

“建秦腔博物馆2004年有过这个计划,但没有实施。因为需要立项、讨论,才能有经费,落到实处,但之后由于很多客观的原因一直没有进展。其实,这个项目十年前就提议过了。到了2006年,国务院和文化部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批给陕西,之前甘肃和陕西都认为是秦腔的发源地,甘肃方面指出早年天水在秦国的版图内,也曾经是秦腔发源地,但这是过去的划法。实际上根据长期的历史记载,陕西当之无愧是发源地,国务院将这个项目批给陕西,本身就意味着对陕西作为秦腔发源地的认可。当时,便又提议建立秦腔博物馆,设想涉及西北五省,陕西作为发源地,博物馆的选址就定在陕西南郊或者北郊,并且希望汇集西北五省的秦腔剧种,开设秦腔论坛,达成统一认识,当时的想法是共同建设,振兴秦腔。”王军武还表示,后来虽然每年都有提议,每年都在计划内,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没有成功。

对于兰州开设博物馆会否影响陕西博物馆建设的问题,王军武说:“当初,中国剧协颁发了‘中国秦腔发展基地’给兰州市,是对其做中国秦腔艺术节工作的行业认可,当然兰州的工作做得很好,这个我们也承认,但这不是绝对的,不能说秦腔的发展重心就不在陕西了,转移了。兰州办博物馆,我们也会办,迟早的事情。而且,咱们拥有的东西,他们不一定有,比如五十几年的大量剧目,包括手抄版本、宣纸版本、印刷的工具等等,我们都完好地保留着,只要说要办博物馆,随时都可以提供。在这点上,陕西绝对有信心。”

编者按

从理论上讲,全国首个秦腔博物馆无论花落谁家,都值得庆幸与喝彩,越是文化的,越是该有超越地域之限的宽容和放之四海的气魄;从感情层面讲,作为秦腔文化最博大精深、根深叶茂的三秦大地,却让集浓缩文化历史、保护文化珍品、展现文化内涵、传承文化精髓于一体的秦腔博物馆,为他省所捷足先登,即使是再有宰相肚子容量的“秦人”,也难免要扼腕叹息。“秦腔”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产权”属于陕西,这是文化的归属,更是历史的责任,文化的责任。记得历史上有一个关于敦煌的著名说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这个有些刺目的典故无疑有着文化高度上的普遍警示意义:属于我的,不一定是我做得最好的!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嬗变,恐怕首要的就是把属于自己的做到最好!

甘肃将建成全国首个秦腔博物馆,这让“秦腔之乡”陕西着实意外。广大读者就此有何看法、感想乃至建议、意见,欢迎拨打热线交流。热线电话:(029)88429117开通时间:今日13:00~16:00

陕西省剧协主席陈彦:

责无旁贷为时未晚

对于甘肃方面的举动,陕西省剧协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首先表示了祝贺与理解,他认为在对秦腔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上,甘肃几乎是举全省之力,从决策层到老百姓,各个层面都很重视,也做了很多具体事情,有目共睹,比如培育演出市场、积极争取中国秦腔节落户等等。陕西每年也有不少院团与演员赴甘肃进行演出、学习,受益匪浅。

陈彦认为“我们陕西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因为在方方面面的支持下,陕西戏剧界也做了大量工作,举办各种活动,力推中青年演员,为老百姓提供精神产品等。而关于建秦腔博物馆之类的思路,也一直在进行探讨。陕西作为一个秦腔重镇,从事秦腔研究的专业、业余机构也非常多,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依赖的思想,总想着这种事情,肯定会有人去干的。在秦腔的历史继承与发展方面,会不断做出新的工作,并且会越做越好,秦腔在陕西的基础博大厚实,秦腔的受众面与从业大军,客观讲比甘肃的要大。至于谈秦腔发源地,作为学术探讨,各种观点都可以也应该存在,秦腔从哪个地方起源,既重要,也不特别重要。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把老百姓喜欢的这“一口香”,如何调理得更香,把过去曾经香过的,作为文化遗存,调理得更香,味道更美,让更多人都来吃。

据悉,本月23日,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庆70周年,他们也正在筹备百场演出,准备对秦腔演出市场做一些探索与培育。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小锋:

作为陕西演员有些遗憾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李小锋,经常到兰州演出。作为陕西秦腔演员,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觉得有些遗憾。

“我们常到兰州演出,兰州戏迷都叫我们娘家戏,说咱陕西话唱秦腔地道,所以戏迷很热情,据我所知,兰州本地的秦腔剧团里,演戏的不少都是咱陕西人。”李小锋说,“两地的秦腔氛围都很好,但陕西的名角去兰州,戏迷的热情是很高的,戏迷为了请名角吃饭,都得排队。兰州的秦腔市场运作不错,咱陕西人习惯拿赠票看戏,在兰州,认识的人不会说‘给我张票’,会说‘小锋,帮我买几张好票’。这是比较大的差别。应该说在陕西成立博物馆或者‘秦腔发展基地’都是很有资源的,咱常听说陕西的‘角’到兰州演出,却很少听到兰州的‘角’来咱陕西演,这说明陕西的演员还是有号召力的,作为演员,到哪里演戏,有观众喜欢都是高兴的事情,但如果陕西当选秦腔基地,陕西开博物馆总是更好。我们演员私下里也常这样希望,所以这个消息听着确实有些遗憾,也有点尴尬。”

链接

秦腔的起源及地位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演变成不同的流派:其中西路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

(摘自 《华商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