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秦腔的突出特点是高亢激越,“唱戏吼起来”是陕西十大怪之一,这种唱法正是秦腔“大锣大鼓,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固有风格。但在高亢激越中,又不乏柔和细腻、缠绵的唱腔。秦腔中的肖派弟子走的就是婉约风格,她们的表演文雅、柔美,吐字清晰,真假声之间的转换几乎没有痕迹。近日,记者就在北京见到了肖派艺术的传人——李淑芳,艺名小若兰,她也是陕西省最年轻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淑芳是陕西周至人,1968年生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周至自古就是戏剧之乡,明代在这里便诞生了陕西历史最悠久的戏班——张家班。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再加上自己的父亲也是戏班里的鼓师,所以李淑芳自八九岁时便随着农村的“自乐班”四处演出了。自12岁起,李淑芳便四处投考戏校,习青衣花旦。“但因扮相不够俊美,所有正规戏校都将我拒之门外。我只能选择去民办的戏校念书,可是这些戏校常常又因为资金问题,念不长便纷纷倒台了。后来,我妈就把我拽回家,让我在家绣了一年花。”但因为始终不能割舍对秦腔的喜爱,1985年,在托了亲戚朋友的情况下,李淑芳才勉强考进了周至县剧团。

后来为何能拜肖若兰为师,谈到这个问题时,虽然事隔20多年,李淑芳仍然十分激动,陕西话不知不觉也就冲口而出。“当时在俄(我)眼里,肖若兰那就是大明星,拜她为师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那时,在县剧团的时候喜欢听匣子(广播),偶然听到肖若兰老师的唱,就喜欢上了,感觉那声音美极了,所以就买带子,跟着录音机学,只要嘴闲着、不睡觉,就跟着唱,都唱坏了5台录音机。后来,连剧团里管衣箱的师傅都说,这娃儿唱得咋恁像肖若兰。”

1988年,正好赶上团里有一个人才培养计划,想举荐一些有前途的苗子拜名家为师。因为李淑芳刻苦用功,又比较有灵气,所以团里就决定动用关系,让李淑芳拜肖若兰为师。“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因为当时肖若兰恰好也想找一个传人,走遍了周边五省区也未觅到可心的徒弟。所以听说有一个周至的娃儿想拜师,她觉得收的可能也不大,就让周至县剧团先拿盒带子听一下。”据当时的知情人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的研究员许德宝回忆,“没想到肖若兰一听便喜欢上了,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唱的,放错了带子,说这娃儿收定了。”

“见老师的第一面,我慌得头都不敢抬,为啥,怕老师说咱扮相不好,改了主意。没想到肖老师说,‘娃儿长得恁好,凭啥都说俺娃扮相不好。’”李淑芳说,一听这话心就放下了,眼睛里也热热的。从此,师徒处得就像母女一样。自此,李淑芳便利用剧团闲暇时间,从周至赶至西安跟着老师学戏。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但因为痴迷于秦腔,再大的苦她都觉得能够承受,也乐在其中。

《藏舟》是肖若兰的成名作,一句“耳听得谯楼上二更四点”让成千上万的戏迷为之陶醉,百听不厌。李淑芳也一直想学,“但老师总说,这是一场唱做都要叫好的戏,你现在功底还不行。没想到学这出戏却是在老师的病床前。”那是在1994年下半年,肖若兰已被确诊为癌症晚期,感觉自己生命无多的她对李淑芳说:“我早就应该把这出戏教给你,现在才教,对不起娃儿了。”于是在医院的院子里,肖若兰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耐心细致地将这出戏教给了李淑芳。在随后的陕西“石榴花”大赛中,李淑芳凭借《藏舟》确立了自己在戏迷中的地位。专家们也一致认为,李淑芳已得肖若兰的真传,“白色素姣银裹妆,足不露裙如水漂。手持浆板似划船,做功显现真一样”,认为肖派从此有了传人。得知社会各界对李淑芳的评价后,肖若兰十分激动,在病床上给李淑芳改了个艺名——小若兰,这也标志着老师对李淑芳的认可。

“老师不但给了我这个艺名,还让我养成了一些好习惯。”李淑芳说,刚开始老师要求我扮上装了就不能再跟别人说话,开始很不理解,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耍大牌,现在知道了这对塑造人物很有帮助;肖老师还要求我每次演出结束后,要将今天舞台上的每个眼神、动作、唱,都要在脑子里过一遍,要知道总结,这样才有提高;肖老师还叮嘱我演出要质朴、本色、平实,不滥情,不野不吼,不刻意要好儿,这些都让我受用终生。

现在已身为传承人的李淑芳,身感自己在传承肖派艺术上的责任,“我也在考虑招徒弟,但就像我师傅说的,要先看这娃儿的人品,人品不好戏肯定好不了,所以这是一个慎重的事儿。”(李静)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