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听着西厢小调和秦腔长大的人,每每听到那熟悉的旋律,便不由自主地哼上几句。5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我在与王兆军聚餐的时候得知,他正在组织排演西厢小调,准备代表白银市去敦煌展演。西厢小调要从弹丸之地的家乡走出去,让我感到很是意外,心中泛起一圈圈涟漪。

  西厢小调又称曲子戏,产生于古条城地区,也就是我的家乡榆中县青城镇和白银区水川镇,其音乐融合了秦腔、陇剧、眉户、江南采茶戏等元素,传唱了几代人。可以这样说,看戏、听戏、唱戏是家乡人的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我常常因此感到骄傲与自豪。西厢小调凝结着先民们的情感和智慧,保留着祖辈的历史记忆,彰显出家乡特有的文化个性与魅力。然而,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如今提起西厢小调,年轻人大都会嗤之以鼻,家乡古老的戏曲似乎快要失传了,我多么期盼有人能传承下去啊。

我了解王兆军,他酷爱秦腔艺术,创作、排练、评论样样拿手,但从来没有接触过西厢小调。于是,我不解地问他:你是个专事秦腔之人,怎么捣鼓起了西厢小调?他笑嘻嘻地实话实说。原来,省上决定7月份在敦煌举办丝路记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西厢小调有幸被选中。白银区文化馆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将西厢小调走出白银的重担交给了王兆军。就这样,王兆军在本地传承人愿意合作的情况下,自筹经费从青城请来传承人和指导老师,夜以继日地开始了很紧张的排练。听完这里,我感到些许激动,并开始关注他的排演进展。

7月6日,王兆军在微信圈里发了一组在敦煌演出和演员化妆的照片,照片中的他不是双腋下架双拐,就是坐着轮椅,这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在前一段时间的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他上梯子挂横幅,不慎从4米高的梯子上摔下来,眼角裂了一个4厘米的口子不说,还造成胸口和盆骨轻微骨裂。我得到消息后约几位文友专程去看望了他,当时他的伤情不是很重,能自由走动,怎么去敦煌后拄上了双拐、坐上了轮椅了呢。我赶紧打电话询问,他这才告诉我说,在6月份的下乡的途中,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脚踝骨骨折,打上了石膏。为了不耽误节目的排演,受伤后在家休息3天便架上双拐,坐着轮椅出现在工作现场。王兆军的表现叫人很感动,我佯怒道:你怎么把身体不当回事啊!他笑笑说:老兄啊,戏比天大啊……

图为白银区副区长温广银在白银秦腔协会成立大会上向王兆军授牌

是啊,戏比天大。兆军把戏台看作“圣地”,把演出和观众看得很重,演戏就要演好,写戏就要写好,决不能有半点马虎,留下一丝遗憾,废寝忘食地以行动诠释着“戏比天大”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品德。

王兆军有不少头衔,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白银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白银区秦腔文化发扬协会主席、白银秦韵戏曲传媒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其中那一个头衔都与戏曲艺术密不可分。然而,他既不是出生在戏曲之家,也不是戏曲科班出身,怎么如此痴迷于戏曲呢?

王兆军血液中流淌着与生俱来的秦腔音符,他似乎就是为戏曲而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出生在山大沟深的会宁县丁沟乡,从小就喜欢听老人讲戏曲故事。少儿时期到庙会看戏的时候,同龄的伙伴们大都讨厌演员们穿得花花绿绿,在舞台上咿呀半天的秦腔表演,在戏场子上追逐嬉戏,唯独他坐在小木凳上全神贯注、翘首观看,陶醉其中。在王兆军的心目中,参加一年一次的庙会,看几场秦腔表演要比过年更开心。在上中学、读大学那些年,他只要在收音机里听到秦腔那锣鼓弦乐如魔音,就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跟着哼唱。有时候走到没人之处,还扯开嗓子吼上句,好不过瘾,简直到了忘我的境地。在兰州市区闲逛的时候,只要听到哪里有家伙响,脚步就挪不动了,非要过足戏瘾方才离开。

2003年9月,王兆军从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带着对秦腔的爱到了重庆,进入到万州工业技术学校任教。他工作上兢兢业业,得到了领导的赏识,2006年被提拔担任了副校长一职。然而,就在老家的长辈们为此而感到自豪的时候,王兆军的思想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突然觉得离不开秦腔了,听不到秦腔那便觉得浑身不自在。王兆军觉得,秦腔丰沃的土壤在大西北,要欣赏到高质量的秦腔表演,就必须返回兰州。就这样,他抑不住内心冲动,在深思熟虑后,果断做出了让亲人们颇为失望的决定,神差鬼使般辞职,乘火场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戏窝子”兰州。秦腔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萌发于黄土高原,兴盛于陕、甘、青、宁、新等省区,辐射全国各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传唱了千百年。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发展。让秦腔的发展日渐式微,步入低迷,兰州的观众也在逐年减少,秦韵秦声似乎要销声匿迹,王兆军对此感到了忧虑。他天天泡在戏曲茶园,一有机会就走进省、市剧团的演出剧场,成为了秦腔的铁杆票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善于思考的王兆军在通过调查后认为,制约秦腔艺术发展的重要瓶颈是观众少,保护传承古老的秦腔艺术,虽然政府和专家有责任,但更需要普通观众的广泛参与,这就相当于滋养着秦腔的水和土壤。于是,挚爱秦腔艺术的他以一名戏迷的身份加入到兰州地区秦腔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队伍中,试图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重焕秦腔艺术的辉煌,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剧院鉴赏秦腔艺术,振兴与发扬秦腔艺术,使之千秋百代地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王兆军爱秦腔爱到了骨子里,他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艺术活动,雷打不动按时走进秦腔剧场,慢慢走上了戏曲专业的道路。从2006年开始,他上新疆、去陕西,走青海、到宁夏,足迹遍及西北五省,访遍秦腔院团,观看创新剧目,虚心请教西北几乎所有的知名秦腔艺术家、理论家和评论家,与他们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共同探讨秦腔艺术的传承发展。与此同时,他牵头创办了一所培训学校,以学校的收入来保障自己的生活的费用和秦腔振兴事业的各项开支。

王兆军发起秦腔观众土壤培植计划,自己掏腰包购票,邀请青年学生和爱好者进入剧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联合大学生创建秦腔社团,一起观看研讨。他创建戏迷交流群,担任秦腔俱乐部版主,带头开展评论。他花数十万购买戏曲书籍资料,刻苦地进行钻研,并扶持有潜力的爱好者掌握戏曲理论知识……王兆军从一个戏迷,逐渐成长为秦腔艺术的推广者和研究者,他不仅让兰州的一大批年轻人喜欢上了秦腔,自己还成为了西北五省秦腔圈内的知名人物,一些媒体和专家称他为秦腔观众土壤培植发起人。

图为王兆军在白银区秦腔协会成立大会上做报告

秦腔艺术博大精深,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学习,便很难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当王兆军欣喜地看到新生代秦腔戏迷开始成长的时候,他感到了自己在戏曲专业方面的不足。2010年3月,他自费去中央戏剧学院,用三年时间进修完了戏曲批评与评论专业的所有课程,戏曲专业知识得到极大的提升,撰写发表的数篇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王兆军在兰州成功实施了秦腔观众土壤培植计划后,把目光转移到了戏曲基础薄弱、观众基础深厚的白银,确定将白银作为除兰州之外的第一个试点城市,让白银的秦腔艺术得到振兴与发扬。2014年10月,他把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培训学校全权交给了合作伙伴运营,只身来到白银,在白银区文体局和文化馆的支持下,注册成立了旨在“发扬秦腔文化、挖掘秦腔遗产、培养戏曲人才、发展戏曲观众、组织秦腔演出、开展交流讲座、丰富文化生活”的公益性社会团体——白银区秦腔文化发扬协会,扛起了全区乃至全市秦腔发扬光大的大旗。他投资15万元购置了戏曲舞台服装道具设备,组织戏曲爱好者成立协会演艺团,把一个草台班子磨砺成相对专业的秦腔团体。2015年8月,王兆军在明知戏曲艺术表演院团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让秦腔文化能够产业化、市场化,他又千方百计筹资130余万元,先后创办了白银秦韵戏曲传媒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白银第一家拥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和演出经纪许可证的文化演出企业。

罗曼·罗兰说:“为了给人们带来安慰与光荣的最美、最高尚的艺术,再多的痛苦都是值得的。”王兆军把戏剧视为生命的全部,把戏剧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为了戏曲事业,他放弃了太多的东西,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尤其是协会成立的那年年底,他到了身无分文的境地,连暖气费都拿不出,一家三口靠着电热毯度过了漫长寒冷的冬季……王兆军总是很乐观,他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我愿意为了自己喜爱的戏剧事业奉献一切。不管是在协会,还是在公司里,王兆军从不以主席和老板自居,每一次的演出中他让演员们休息好、调整好,以便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父老乡亲,把最美最优秀的作品呈现给广大观众,而他抢着干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从装卸车、装卸舞台,到抬箱子、爬梯子、挂幕布,乃至舞台前场和灯光舞美都亲力亲为。

梅花香自苦寒来。王兆军和他的团队在白银秦腔艺术传承发展之路上艰难跋涉了短短三年时间,但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如果用硕果累累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他组织力量开展传统剧目的整理挖掘,恢复秦腔传统剧目30余本、折子戏70余折;他坚持不懈地开展业务培训,每周一次邀请和接送兰州等地的专家、学者来银,培训辅导演职人员和秦腔爱好者,受训者累计达到 500人次;他带队深入到兄弟县区商业性演出200余场,义务演出30多场,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他每看完一部戏、一折戏,都及时写剧评,从剧本结构,舞台整体呈现,曲谱词作,演员表演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见,《观边肖大秦文公之嬴硕》、《泪撒剧场温初心——观<八月十五月儿圆>》、《一部用生命鲜血流淌的民族大戏——观甘肃省秦<大河儿女>有感》等优秀戏曲评论作品被各大专业媒体转载;他成功策划举办了第一届文明白银秦腔大赛,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边肖、张小琴等几十位西北秦腔界重量级专家担当评委,助力白银文明城市创建;他组织戏曲进校园活动,22所中小学的数万名学生感受到了戏曲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他与著名剧作家赵燮雨先生合作,以“一带一路”为背景,创作完成了大型秦腔舞台剧本《敦煌情》和秦腔小戏《真金白银双手握》、《纪委的通知》的创作,改编完成历史剧本《一只绣花鞋》等6部作品。其中,秦腔折子戏《新编盼子》获得了白银市第四届凤凰文艺奖。

戏曲情缘戏曲梦。王兆军爱戏曲、爱秦腔,义无反顾,风雨兼程十多年,不愧是秦腔观众土壤培植发起人,值得白银、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广大秦腔工作者、秦腔戏迷的尊敬,更值得我这个西厢小调家乡人的敬佩。王兆军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他的戏曲事业刚刚开头。我敢断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王兆军一定会在梦想之路上马不停蹄,把更多的好戏奉献给观众,我期待着那一天。

作者简介:杨文虎,字静安,笔名白杨,系中国散文学会、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白银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文学创作涉及报告文学、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作品散见省内外文学期刊及报纸副刊。出版《希望之光》《光彩之路》《心中的白杨》《铜城铁军》,参与主编《绿色华章》、《凤舞铜城》,编辑散文集《岁月有痕》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