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境内现存秦腔剧本约千余件,而一位叫孟云的湖南妹子花了9年时间在甘肃挖掘整理了200余本,其中有很多濒临消失的孤本、绝本,为秦腔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然而,当她编辑出品的《秦腔宝典》进入市场后,却惨遭盗版DVD的“打击”。目前,孟云所在公司已负债累累。
昨日上午,记者在孟云工作室见到了她本人,她既有江南女子的灵秀,又有北方女人的淳朴。1999年,只有25岁的湖南土家族女子孟云,告别江南,在甘肃创立了一家影视公司并任董事长,主要制作以秦腔为主的西北传统戏曲艺术。
截至目前,孟云已累计投资400余万元,拍摄秦腔传统剧目200余本,其中本戏120本、折戏140折。
其实,盗版碟并不是新鲜事,但对于孟云制作的《秦腔宝典》来说,可谓“灭顶之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甘肃平凉、天水、静宁等地均发现《秦腔宝典》的盗版压缩DVD光盘。后经香港海关查实,参与复制盗版《秦腔宝典》的香港厂家就达6家,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孟云告诉记者,每挖掘、拍摄一本戏,成本约在2至3万元,当光盘制作完成后,一盒批发价为7.5元,而当被盗版压缩成DVD后,一张DVD可以压缩4个本戏(即4张正版光盘),但价格只有三四元,根本没有可比性。据了解,省文化厅曾专门发函要求相关部门开展打击查缴盗版秦腔DVD-9压缩音像制品的活动。“当时,保住了我的50个本戏没有被盗版压缩。而现在,这一问题仍存在,已威胁到我的生存问题。”
前景似乎不乐观,但孟云并没灰心。她说:“今年我打算举债再拍10-15个绝本戏,包括《七剑书》、《庄子三探妻》、《三闯碧游宫》等。让更多喜欢秦腔的戏迷看到这些传统而又鲜见的秦腔,且永远流传下去。”
孟云告诉记者,她在秦腔和戏迷之间就是一个“搭桥者”,对于国家级“非遗”秦腔的保护,她又是个忠实的“探路者”,但迫于“生存危机”,她不知道自己能够坚持多久……(记者/郭兰英/甘霖)
(摘自 《天天商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