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片荒原到现代化都市,50年来,这群人为大庆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见证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他们正享受着这座城市给予的回报——
“老秦腔”的新生活
油田开发30周年庆典演出后,秦腔团的演员和石油部领导以及市领导合影。
编前话:
今日起,日报隆重推出“我与我的大庆”系列报道,通过特殊群体、典型人物的亲身经历、切身感悟,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示油田发现50年、建市30年来的沧桑巨变,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说出你心中的故事。
参与热线:13349590070
“城市变了,生活变了,一切都变了。我们爱她,我们和大庆有剪不断的血脉。”秦腔团团长杨月仙说。
50年前,他们从大西北来到大东北,带来了家眷,也带来了热情、勤劳和对西北故乡的思念。从劳动时喊的号子,到思乡时轻声的哼唱,高亢悠远而又饱含深情,那故乡特有的音律始终伴随着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献给了这座城市,这里已从当初的一片荒原变成了如今的现代化都市,生活随着城市焕然一新,秦腔团热情地歌唱着她的改变……
上世纪60年代,想家就唱秦腔
镜头:男人们都上井去了,女人凑到一起,想起了家乡,有人起了个头,大家用筷子敲着盆和碗,打着鼓点,跟着哼唱起来:“正月里闹元宵……”
上世纪60年代,玉门油田的一些采油工人,带着妻儿和简单的生活用品,来到大庆。
74岁的张雪玲,铁人秦腔剧团里的演员,当年随丈夫来大庆时只有23岁,刚刚结婚。她说:“当时我也犹豫过,下车一看,这是啥地方啊!到处都是兔子和狼。天天想回家,想家的时候就想哭,就唱家乡的歌。”张雪玲说,当时,大庆就是一片大草甸子,冬天冷得要命,吃不好,住不好,条件太艰苦了,也有的人受不了,回西北老家了。
上世纪90年代,秦腔唱出了“大庆调”
镜头:1999年,在石油管理局老干部处,秦腔团在那里演出。一曲新编曲目《大庆赞》唱完,台下掌声雷动……
1983年,一些会唱秦腔的西北人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铁人秦腔剧团,买了一些乐器和服装。如今,三任团长相继过世,共13位演员离开了大家。
69岁的姜月华是铁人秦腔剧团里的“金嗓子”,也是团里的报幕员。她说:“上世纪90年代,大庆渐渐好起来,居民小区越建越多,我们家家都住上了楼房。生活越来越好,我们也不那么想家了。儿女们长大了,都在大庆成家立业,我们从大西北来到这里,是今生与这座城市的缘分,根据秦腔曲调,我们编排了歌唱大庆和石油会战的曲目。”
“那时候,我们正经火了一阵子呢!当时,钻井公司经常请我们去演出,着装正式的演出就有20多场。有一次,我们在供电公司演出,台下的观众很激动。一个卖冰棍的人,背来一箱子冰棍,说没什么好送的,这些冰棍就代表他的一点心意,当时我们既激动又感动。”
如今,老秦腔唱起了“好日子”
镜头:在红岗区16中学对面的一个小楼里,平均年龄已有70岁的老人们伴着二胡、板胡等乐器投入地排练着。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塑料袋馒头、咸菜和沙果,那是他们自带的午餐……唱秦腔已经成了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
69岁的杨月仙是铁人秦腔剧团的第四任团长,她说:“一天,我们团里的几个姐妹到铁人广场溜达的时候说,大庆越来越美了,会战时没有来的西北老乡现在都很羡慕我们。谁能想到,短短几十年,大庆从一片大野甸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我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座城市,创业时我们付出了,我们苦过,但现在我们正在享受这座城市带给我们的幸福。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团里有的人孙子都上大学了。”
“我们已经好久没有回西北老家了,团里一个演员前些日子回西北,没几天就回来了,她说她想家,大庆已经成了我们的家。在这里生活一辈子,我们对这里更亲了。”
如今,团里固定的演员有20多人,都已经退休了,他们都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团里的演员中好多家里都有私家车,板胡演奏员史冒候每次来排练都是和妻子开着车来,妻子是北方人,不会唱秦腔,但她特别喜欢听,是团里标准的“五好观众”,经常给团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刘国联和郭玉芳是两口子,都是团里的演员,像他们这样的两口子团里共有四对,每次演出前,夫妻们都出双入对地来排练,唱上一段秦腔,心情很好。
杨月仙说:“我们都退休了,唱秦腔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我们一定要把剧团坚持办下去,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的庆典上,我们也想露一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