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古梨园的诞生地;秦腔,是中国戏剧之根。这其中,蕴含着丰厚的戏剧元素和文化资源。因而,历史上唐明皇被尊为梨园鼻祖,康海、王九思创作的《中山狼传》以及被誉为“秦腔十大本”的李芳桂,都曾为戏剧艺坛溅起了五彩的浪花。西安易俗社是世界现存“百年剧社”之一,因而长安曾被誉为“戏窝子”。同时,陕西还具有着强大的秦腔演出团体和演员阵容,名角辈出,所以老陕以文化大省、戏剧大省自居。然而,陕西的秦腔却总是难现往昔胜景,此现状已经引起了省上领导及省文化厅的重视以及业界的深思。他们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一剧之本的“剧本”入手,不断推进——

让秦腔这棵大树浓绿勃发

从去年开始,就明显地感觉到了秦腔在陕西的发展热度。处处都能听到秦声古韵,时时都能看到群芳争艳。2009年9月,中国首个秦腔博物馆——陕西秦腔博物馆隆重开馆,博物馆以“守望和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寄托着三秦父老的厚望,500多件文物将向世人展示昔日秦腔的风采,展示着秦人精神的富足,展示着陕西文化的博大精深。2009年11月16日至23日,“陕西秦腔文化周”在京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秦腔继1958年大规模晋京后,再次以强大的演出阵容,形式多样的剧目,精彩地在京城亮相。京城演出归来后,省文化厅又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举行晋京剧目汇报演出,这既是延续北京秦腔热潮的一次演出活动,也是丰富我省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次集中汇演,让“秦腔热”暖了京城再暖古城。今年年初,“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在西安热闹开锣,吸引了众多秦腔爱好者的参与。其中业余组的比赛得到了全省各地600多人的积极响应,不仅有西安及周边地区的,还有延安、汉中等地的,更有北京的秦腔戏迷参赛。最大年龄81岁,最小6岁,甚至老中青少四代同台PK。不仅如此,每天在城墙边、秦腔茶社“吼秦腔”的戏迷们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都是为了将于今年8月28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预热。隔了三届,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再次回到秦腔的故乡——西安举办。古老的秦腔,正在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但是,要想把秦腔做大做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付出更大努力。

调查:繁华中藏隐忧,创作环境亟待优化

近年来,我省戏剧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如《迟开的玫瑰》、《柳河湾的新娘》等等,不仅广受戏迷好评,也在大大小小的戏剧节中为陕西“争了脸”。但我省仍然存在戏剧创作环境不尽人意、人才剧本流失的问题。

首先,评论家和剧作家缺乏交流和共识。一些戏剧理论家枉顶桂冠,只有理论,而缺乏实际指导能力;有的“家”,不是全面分析剧本,不是为了剧本建设,而是为了展示自己权威的风范,使评论家和剧作家“对立”而不是“合作”。这些都严重的挫伤了剧作家的自尊心,也使剧作家丧失了创作的积极性。如我省已故剧作家张平创作的剧本在讨论时即被我省的评论家否决,张平随后将剧本发表在《四川戏剧》上,河南省三门峡市豫剧团看到后决定排演该剧,取名为《虢都遗恨》,该剧夺得河南省第十届戏剧大赛的桂冠,又被文化部确定为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其次,是剧本得不到公平竞争的机会,从而失去“好戏”。如我省剧作家张民翔创作的《村官郭秀明》就是一例,最初由西安市五一剧团改编为秦腔剧,演出后在省内一直不受重视,后来被山西临汾移植,不仅唱红了山西,而且改编的戏曲电视剧《村官》被选送为全国向“十六大”十大献礼剧目,还获得了第九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该剧人物原型是陕西人,原创作者是陕西人,作曲是陕西人,甚到演员的配唱也是陕西人,可该剧却火了山西,冷了陕西。令人惋惜。

症结:创作经费缺乏,好剧本难觅

创作经费的缺乏一直是困扰秦腔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剧团有了好剧本,却常常因经费问题难以付诸行动,不得不忍痛割爱。此外,缺乏资金、缺乏奖励机制,也使得一些剧作家们不愿意下大功夫去精磨剧本。甚至有人直接就改行去创作影视剧的剧本,因为那样“ 来钱多、来钱快”。对此,其它省份对于优秀剧本的扶持措施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借鉴。《海南省委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戏曲剧本公告》中表示,入选剧本名单将在海南省内外相关媒体公布,并付作者1万元奖金。若按该剧本排演的作品获省级大奖,主办方奖励作者5 万元;获国家级大奖,主办方奖励作者10万元。重庆市则设立了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项目专项资金,对原创的剧本、曲谱、晚会文本、舞剧脚本等给予2000元至5万元的奖励。对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获得文化部文华奖,入选国家精品工程剧本及剧目等及市级重大奖项的作品,予以3万至5万元的支持和奖励。

出路:从源头抓起,让秦腔真正出大戏,出好戏

针对当前现状,省文化厅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提高我省的文化艺术创作水平,推出一批文化艺术精品。日前,省文化厅组织王小康、曹天富、冀福纪、党小黄、王军武、丁科民、谢艳春等省内知名编剧、评论家,召开剧本讨论会,对从我省各地文化局和省直有关院团选送推荐的20多个剧本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证,其中有大型秦腔音乐剧《杨贵妃》、秦腔现代戏《秦腔》、新编历史剧《大唐记事》、《大秦将军》、《圣爱歌》,还有农村题材的秦腔现代戏《枣花山里的年轻人》等剧目。这次讨论会,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出好戏” 的问题,从抓剧本创作开始,大力繁荣戏剧艺术,选择好剧本才能有好戏。而参加讨论会的专家,大部分都是有编剧经验、舞台经验、艺术实践经验的行家,他们对剧本既能指出不足,亦能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同时对不是演出团体选送来的好剧本亦能重点扶持。

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省戏剧剧本创作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但也还存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每年征集到的优秀剧本与我省丰厚的文化资源极不相称。主要是目前我省没有给剧作家提供好的发挥平台,通道不畅。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资金困乏是陕西戏剧发展的最大瓶颈。我省目前没有剧本创作的专项基金,仅有的艺术创作经费也是给剧团的。今年虽然给创作增加了一些投入,但是对于全省的170个剧团来说远远不够。要想有好的剧本,有三个思路:一是把握戏剧发展规律,走精品创作之路,二是多创作突出陕西地域特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戏好戏,三是仍然要抓好经常性群众性演出,繁荣文化市场。他表示,类似的剧本讨论活动将会不定期举行,真真正正从剧本抓起,从源头抓起,让秦腔出大戏,出好戏。

据悉,省上相关部门也已意识到要从扶持“一剧之本”这个源头来繁荣戏剧,表示每年将会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抓好戏剧创作。

但愿在受到不断的关注后,秦腔这棵大树会更加地浓绿勃发。

西安,是古梨园的诞生地;秦腔,是中国戏剧之根。这其中,蕴含着丰厚的戏剧元素和文化资源。因而,历史上唐明皇被尊为梨园鼻祖,康海、王九思创作的《中山狼传》以及被誉为“秦腔十大本”的李芳桂,都曾为戏剧艺坛溅起了五彩的浪花。西安易俗社是世界现存“百年剧社”之一,因而长安曾被誉为“戏窝子”。同时,陕西还具有着强大的秦腔演出团体和演员阵容,名角辈出,所以老陕以文化大省、戏剧大省自居。然而,陕西的秦腔却总是难现往昔胜景,此现状已经引起了省上领导及省文化厅的重视以及业界的深思。他们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一剧之本的“剧本”入手,不断推进——

让秦腔这棵大树浓绿勃发

从去年开始,就明显地感觉到了秦腔在陕西的发展热度。处处都能听到秦声古韵,时时都能看到群芳争艳。2009年9月,中国首个秦腔博物馆——陕西秦腔博物馆隆重开馆,博物馆以“守望和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寄托着三秦父老的厚望,500多件文物将向世人展示昔日秦腔的风采,展示着秦人精神的富足,展示着陕西文化的博大精深。2009年11月16日至23日,“陕西秦腔文化周”在京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秦腔继1958年大规模晋京后,再次以强大的演出阵容,形式多样的剧目,精彩地在京城亮相。京城演出归来后,省文化厅又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举行晋京剧目汇报演出,这既是延续北京秦腔热潮的一次演出活动,也是丰富我省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次集中汇演,让“秦腔热”暖了京城再暖古城。今年年初,“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在西安热闹开锣,吸引了众多秦腔爱好者的参与。其中业余组的比赛得到了全省各地600多人的积极响应,不仅有西安及周边地区的,还有延安、汉中等地的,更有北京的秦腔戏迷参赛。最大年龄81岁,最小6岁,甚至老中青少四代同台PK。不仅如此,每天在城墙边、秦腔茶社“吼秦腔”的戏迷们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都是为了将于今年8月28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预热。隔了三届,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再次回到秦腔的故乡——西安举办。古老的秦腔,正在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但是,要想把秦腔做大做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付出更大努力。

调查:繁华中藏隐忧,创作环境亟待优化

近年来,我省戏剧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如《迟开的玫瑰》、《柳河湾的新娘》等等,不仅广受戏迷好评,也在大大小小的戏剧节中为陕西“争了脸”。但我省仍然存在戏剧创作环境不尽人意、人才剧本流失的问题。

首先,评论家和剧作家缺乏交流和共识。一些戏剧理论家枉顶桂冠,只有理论,而缺乏实际指导能力;有的“家”,不是全面分析剧本,不是为了剧本建设,而是为了展示自己权威的风范,使评论家和剧作家“对立”而不是“合作”。这些都严重的挫伤了剧作家的自尊心,也使剧作家丧失了创作的积极性。如我省已故剧作家张平创作的剧本在讨论时即被我省的评论家否决,张平随后将剧本发表在《四川戏剧》上,河南省三门峡市豫剧团看到后决定排演该剧,取名为《虢都遗恨》,该剧夺得河南省第十届戏剧大赛的桂冠,又被文化部确定为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其次,是剧本得不到公平竞争的机会,从而失去“好戏”。如我省剧作家张民翔创作的《村官郭秀明》就是一例,最初由西安市五一剧团改编为秦腔剧,演出后在省内一直不受重视,后来被山西临汾移植,不仅唱红了山西,而且改编的戏曲电视剧《村官》被选送为全国向“十六大”十大献礼剧目,还获得了第九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该剧人物原型是陕西人,原创作者是陕西人,作曲是陕西人,甚到演员的配唱也是陕西人,可该剧却火了山西,冷了陕西。令人惋惜。

症结:创作经费缺乏,好剧本难觅

创作经费的缺乏一直是困扰秦腔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剧团有了好剧本,却常常因经费问题难以付诸行动,不得不忍痛割爱。此外,缺乏资金、缺乏奖励机制,也使得一些剧作家们不愿意下大功夫去精磨剧本。甚至有人直接就改行去创作影视剧的剧本,因为那样“ 来钱多、来钱快”。对此,其它省份对于优秀剧本的扶持措施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借鉴。《海南省委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戏曲剧本公告》中表示,入选剧本名单将在海南省内外相关媒体公布,并付作者1万元奖金。若按该剧本排演的作品获省级大奖,主办方奖励作者5 万元;获国家级大奖,主办方奖励作者10万元。重庆市则设立了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项目专项资金,对原创的剧本、曲谱、晚会文本、舞剧脚本等给予2000元至5万元的奖励。对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获得文化部文华奖,入选国家精品工程剧本及剧目等及市级重大奖项的作品,予以3万至5万元的支持和奖励。

出路:从源头抓起,让秦腔真正出大戏,出好戏

针对当前现状,省文化厅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提高我省的文化艺术创作水平,推出一批文化艺术精品。日前,省文化厅组织王小康、曹天富、冀福纪、党小黄、王军武、丁科民、谢艳春等省内知名编剧、评论家,召开剧本讨论会,对从我省各地文化局和省直有关院团选送推荐的20多个剧本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证,其中有大型秦腔音乐剧《杨贵妃》、秦腔现代戏《秦腔》、新编历史剧《大唐记事》、《大秦将军》、《圣爱歌》,还有农村题材的秦腔现代戏《枣花山里的年轻人》等剧目。这次讨论会,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出好戏” 的问题,从抓剧本创作开始,大力繁荣戏剧艺术,选择好剧本才能有好戏。而参加讨论会的专家,大部分都是有编剧经验、舞台经验、艺术实践经验的行家,他们对剧本既能指出不足,亦能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同时对不是演出团体选送来的好剧本亦能重点扶持。

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省戏剧剧本创作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但也还存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每年征集到的优秀剧本与我省丰厚的文化资源极不相称。主要是目前我省没有给剧作家提供好的发挥平台,通道不畅。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资金困乏是陕西戏剧发展的最大瓶颈。我省目前没有剧本创作的专项基金,仅有的艺术创作经费也是给剧团的。今年虽然给创作增加了一些投入,但是对于全省的170个剧团来说远远不够。要想有好的剧本,有三个思路:一是把握戏剧发展规律,走精品创作之路,二是多创作突出陕西地域特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戏好戏,三是仍然要抓好经常性群众性演出,繁荣文化市场。他表示,类似的剧本讨论活动将会不定期举行,真真正正从剧本抓起,从源头抓起,让秦腔出大戏,出好戏。

据悉,省上相关部门也已意识到要从扶持“一剧之本”这个源头来繁荣戏剧,表示每年将会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抓好戏剧创作。

但愿在受到不断的关注后,秦腔这棵大树会更加地浓绿勃发。
西安,是古梨园的诞生地;秦腔,是中国戏剧之根。这其中,蕴含着丰厚的戏剧元素和文化资源。因而,历史上唐明皇被尊为梨园鼻祖,康海、王九思创作的《中山狼传》以及被誉为“秦腔十大本”的李芳桂,都曾为戏剧艺坛溅起了五彩的浪花。西安易俗社是世界现存“百年剧社”之一,因而长安曾被誉为“戏窝子”。同时,陕西还具有着强大的秦腔演出团体和演员阵容,名角辈出,所以老陕以文化大省、戏剧大省自居。然而,陕西的秦腔却总是难现往昔胜景,此现状已经引起了省上领导及省文化厅的重视以及业界的深思。他们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一剧之本的“剧本”入手,不断推进——

让秦腔这棵大树浓绿勃发

从去年开始,就明显地感觉到了秦腔在陕西的发展热度。处处都能听到秦声古韵,时时都能看到群芳争艳。2009年9月,中国首个秦腔博物馆——陕西秦腔博物馆隆重开馆,博物馆以“守望和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寄托着三秦父老的厚望,500多件文物将向世人展示昔日秦腔的风采,展示着秦人精神的富足,展示着陕西文化的博大精深。2009年11月16日至23日,“陕西秦腔文化周”在京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秦腔继1958年大规模晋京后,再次以强大的演出阵容,形式多样的剧目,精彩地在京城亮相。京城演出归来后,省文化厅又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举行晋京剧目汇报演出,这既是延续北京秦腔热潮的一次演出活动,也是丰富我省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次集中汇演,让“秦腔热”暖了京城再暖古城。今年年初,“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在西安热闹开锣,吸引了众多秦腔爱好者的参与。其中业余组的比赛得到了全省各地600多人的积极响应,不仅有西安及周边地区的,还有延安、汉中等地的,更有北京的秦腔戏迷参赛。最大年龄81岁,最小6岁,甚至老中青少四代同台PK。不仅如此,每天在城墙边、秦腔茶社“吼秦腔”的戏迷们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都是为了将于今年8月28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预热。隔了三届,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再次回到秦腔的故乡——西安举办。古老的秦腔,正在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但是,要想把秦腔做大做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付出更大努力。

调查:繁华中藏隐忧,创作环境亟待优化

近年来,我省戏剧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如《迟开的玫瑰》、《柳河湾的新娘》等等,不仅广受戏迷好评,也在大大小小的戏剧节中为陕西“争了脸”。但我省仍然存在戏剧创作环境不尽人意、人才剧本流失的问题。

首先,评论家和剧作家缺乏交流和共识。一些戏剧理论家枉顶桂冠,只有理论,而缺乏实际指导能力;有的“家”,不是全面分析剧本,不是为了剧本建设,而是为了展示自己权威的风范,使评论家和剧作家“对立”而不是“合作”。这些都严重的挫伤了剧作家的自尊心,也使剧作家丧失了创作的积极性。如我省已故剧作家张平创作的剧本在讨论时即被我省的评论家否决,张平随后将剧本发表在《四川戏剧》上,河南省三门峡市豫剧团看到后决定排演该剧,取名为《虢都遗恨》,该剧夺得河南省第十届戏剧大赛的桂冠,又被文化部确定为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其次,是剧本得不到公平竞争的机会,从而失去“好戏”。如我省剧作家张民翔创作的《村官郭秀明》就是一例,最初由西安市五一剧团改编为秦腔剧,演出后在省内一直不受重视,后来被山西临汾移植,不仅唱红了山西,而且改编的戏曲电视剧《村官》被选送为全国向“十六大”十大献礼剧目,还获得了第九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该剧人物原型是陕西人,原创作者是陕西人,作曲是陕西人,甚到演员的配唱也是陕西人,可该剧却火了山西,冷了陕西。令人惋惜。

症结:创作经费缺乏,好剧本难觅

创作经费的缺乏一直是困扰秦腔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剧团有了好剧本,却常常因经费问题难以付诸行动,不得不忍痛割爱。此外,缺乏资金、缺乏奖励机制,也使得一些剧作家们不愿意下大功夫去精磨剧本。甚至有人直接就改行去创作影视剧的剧本,因为那样“ 来钱多、来钱快”。对此,其它省份对于优秀剧本的扶持措施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借鉴。《海南省委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戏曲剧本公告》中表示,入选剧本名单将在海南省内外相关媒体公布,并付作者1万元奖金。若按该剧本排演的作品获省级大奖,主办方奖励作者5 万元;获国家级大奖,主办方奖励作者10万元。重庆市则设立了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项目专项资金,对原创的剧本、曲谱、晚会文本、舞剧脚本等给予2000元至5万元的奖励。对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获得文化部文华奖,入选国家精品工程剧本及剧目等及市级重大奖项的作品,予以3万至5万元的支持和奖励。

出路:从源头抓起,让秦腔真正出大戏,出好戏

针对当前现状,省文化厅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提高我省的文化艺术创作水平,推出一批文化艺术精品。日前,省文化厅组织王小康、曹天富、冀福纪、党小黄、王军武、丁科民、谢艳春等省内知名编剧、评论家,召开剧本讨论会,对从我省各地文化局和省直有关院团选送推荐的20多个剧本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证,其中有大型秦腔音乐剧《杨贵妃》、秦腔现代戏《秦腔》、新编历史剧《大唐记事》、《大秦将军》、《圣爱歌》,还有农村题材的秦腔现代戏《枣花山里的年轻人》等剧目。这次讨论会,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出好戏” 的问题,从抓剧本创作开始,大力繁荣戏剧艺术,选择好剧本才能有好戏。而参加讨论会的专家,大部分都是有编剧经验、舞台经验、艺术实践经验的行家,他们对剧本既能指出不足,亦能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同时对不是演出团体选送来的好剧本亦能重点扶持。

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省戏剧剧本创作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但也还存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每年征集到的优秀剧本与我省丰厚的文化资源极不相称。主要是目前我省没有给剧作家提供好的发挥平台,通道不畅。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资金困乏是陕西戏剧发展的最大瓶颈。我省目前没有剧本创作的专项基金,仅有的艺术创作经费也是给剧团的。今年虽然给创作增加了一些投入,但是对于全省的170个剧团来说远远不够。要想有好的剧本,有三个思路:一是把握戏剧发展规律,走精品创作之路,二是多创作突出陕西地域特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戏好戏,三是仍然要抓好经常性群众性演出,繁荣文化市场。他表示,类似的剧本讨论活动将会不定期举行,真真正正从剧本抓起,从源头抓起,让秦腔出大戏,出好戏。

据悉,省上相关部门也已意识到要从扶持“一剧之本”这个源头来繁荣戏剧,表示每年将会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抓好戏剧创作。

但愿在受到不断的关注后,秦腔这棵大树会更加地浓绿勃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