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

苏州评弹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舞台设计简单,一桌一椅就足矣,内容多是老百姓生活中的琐事,用口头文学的方式说老百姓想说的话,这种“俗”的艺术很能打动观众;同时,评弹唱腔的优美,表演的逼真,说词涉及古今中外,内容丰富。评弹本身也有局限性,其吴侬软语令很多人听不懂唱词。但作为一种地方艺术,评弹还是很有生命力的。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书调〕是各种流派唱腔发展的基础,它通过不同艺人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大致可分三大流派,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

苏州评弹雅俗共赏,江南丝弦名不虚传。但如今,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年轻一代对上述代表苏州文化艺术的瑰宝的印象日趋淡薄。是太雅?不能理解?是太慢?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还是现代人的文化观念、文化底蕴出了问题?悉心关爱她吧!因为她比周庄、同里价值更大。作为活文物,她传承着苏州的历史,也许还能成就苏州的明天。

秦腔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是以秦地渭水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方言语音为基础,融诗词、音乐、声腔、舞蹈、艺技、美术、服饰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源于陕西关中和甘肃东部一带,流行于西北黄土高原,为陕、甘、宁、青、新、藏等省(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关于秦腔的起源与形成,众辞不一。有人认为,《诗经》的“秦风”、“豳风”等,当是秦腔的胚胎。有人认为,秦人效法燕贤高渐离之声,应是秦腔佣者。有人认为,唐代京都长安,玄宗躬身经营的教坊梨园,宫中歌舞是为天下之最,《秦王破阵曲》、《霓裳羽衣舞》盛宴不衰,此当秦腔的发端,等等。一般认为,秦腔形成于明代。“秦腔”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钵中莲》传奇第14出《补缸》,其中有《西秦腔二犯》曲调。所谓“二犯”,即“二翻”,犹言高亢激越。所谓“西秦腔”,是因其方位而言,在中国西部。据陆次云《园园传》载,李自成从陕西把秦腔带入军中,作为军戏,经常演出,清朝中叶,魏长生几次率领秦班进京,后又辗转江南,长期流动演出,其盛况,“名动京师”,“观者如堵”,“六大班伶人失业,争附入秦班觅食。”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壮举。这一时期先后有许多文人学者记述了秦腔大量资料。清初刘廷《广阳杂记》中说:“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散而哀。”广阳即今北京。另如:《扬州画舫录》、《秦云撷英小谱》、《燕兰小谱》等,都有记述。从中看出,此时秦腔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大剧种了。

关于秦腔产生的地域,一般认为是在秦地。现有史料更多支持的是秦腔源于陕西、甘肃一带,如明万历年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西秦腔二犯"唱腔,该"西秦"地域即今陕甘一带,因为甘肃东部以及宁夏古代隶属秦地,甘肃陇东为古秦州地面,所以古人说的西秦即指陕甘一带。今天陕、甘两地学者对秦腔发源地的争论,我们认为盖由于古今隶属地的不同。

秦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京剧、晋剧、川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剧的源头,故称之为“百戏之祖”。

秦腔属梆子声腔,即板腔体。因以“梆子”击节,又叫“梆子戏”,俗名“桄桄子”、“乱弹”;历史上多称“西曲”、“西调”、“西腔”、“西秦腔”、“琴腔”等。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凝聚了它“苍苍茫茫”、“浑厚深沉”的质底。常以“慷慨悲壮、气势豪迈、欢快活泼”形容它的风格。其音乐声腔特点为“调入正宫,音协黄钟,宽音大嗓,大起直落。”表演特色,质朴、豪犷、细致。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都不发达,中路秦腔起而代之,故在陕西及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由于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由于秦腔音乐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且较早地(也可能是最的)形成了比较适宜于表现各种情绪变化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加上秦腔艺人逐渐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处,都给各剧以不同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如西路秦腔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秦腔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其他如扬剧、沪剧、吕剧等均受到秦腔的影响。

清初,中国剧坛上出现了一场延续二百余年的“花雅之争”。这里所说的“雅”,就是正统、高贵、合乎规范的意思,主要指朝廷扶持并精心培植的昆曲;“花部”是指同雅部相对的非正统、通俗、不合规范的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戏。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说:“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花雅之争”大体经历了两三个世纪、三个大的回合。第一个回合,是从明末到清康熙中叶,历时一百多年,是秦腔、京腔共同与昆曲的争斗,最后京腔在京师争得一席之地。此后,从康熙中叶历雍正朝至乾隆末年,也有一个世纪的时间,为第二个阶段,秦腔斗倒了昆曲与京腔,在京师取得了剧坛盟主地位,全国出现了“到处笙歌,尽唱魏三之句”的局面,昆曲子弟也纷纷“背师而学唱秦腔”,“借以谋生”。第三个阶段,即从乾嘉之际开始到京戏(当时叫“平剧”“皮簧戏”)的形成,也就是道光末年,花部诸腔,尤其是秦腔与徽调的合流,创造出二簧和西皮结合的皮簧戏。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三个繁荣时期正处于此时。(踏雪寻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