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台湾最高艺术殿堂——国立戏剧院,掌声雷动,北京曲剧团的《茶馆》获得了赴台演出的首场成功。团长孙宁露出了笑脸,因为这晚团里又有了1万5千元人民币的“进项”——在台每场演出,除去演员的劳务费和其他一切成本外,剧团都会赢利1万5千元。曲剧团的此次商演成功,标志着中国艺术院团,除京剧和杂技外,在海外迈出了“商演成功”的第一步。

以前,中国艺术院团到海外的演出,多是“交流”,既不考虑挣钱,也挣不来钱(大部分是赠票)。因经费问题,组团的规模一般较小,演出场次更是客随主便,不会很多。此次北京曲剧团一来就70多人,在台北一演就是一星期,全部卖票,票价最高卖到了2000元台币(合人民币500元),上座率达到八成,这在以前是罕见的。谈到来台商演,曲剧团负责人说,这是逼出来的,在1995年时,曲剧团已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我们只有出新戏,主动走市场的路子。

北京市文化局负责人徐恒进说得更坦诚:在有那么多大剧种的背景下,曲剧是个小剧种,曲剧团更是个小团,它如果搞不好了,“等、靠、要”根本行不通,它很可能就此消失。所以他们的危机意识从那时一下子就强了,真可能是生于忧患吧,他们从1995年一下子出了《烟壶》、《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等一批新戏、好戏,并努力走市场的路子,在北京工人俱乐部连续商演了100场《茶馆》,那种生产自救的劲头着实可嘉!

曲剧团团长孙宁说,1995年我们演《烟壶》时,每个演员演一场只挣30元,但是我们演。市场得一步一步做,一步一步占领。在我们看来,来台湾演出,与在北京演出没什么不同,都是商演,如果利润不如北京我们就不来。

商演有商演的“规矩”,曲剧团已谙熟此道。来台前,他们的台湾合作者已在台北作了10来天的宣传,并把舒乙等重量级人物请到台湾作宣传,新闻报道、广告、“推票”这套拳脚功夫,都按“套路”打了个遍。台湾合作者林恺说得明白:“观众只看热门剧。什么是热门剧?我们宣传的剧就是热门剧!”曲剧好看吗?好看。比曲剧好看的剧还有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愿我们的艺术院团都尽快与市场靠拢,又出好戏又挣钱,多好!(北京晚报 崔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