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曲剧《红楼梦》编剧:岳军(执笔)、许寄秋、徐玉诺、岛琪、张禄;导演:耿庚辰,1955年3月郑州市曲剧团首演。
许寄秋亲自创作改编了曲剧《红楼梦》,在老坟岗大坑戏院一炮打响,自拉自唱的“地摊戏”从此走上了大舞台。改编排演曲剧《红楼梦》取得了成功,推动了一个剧种的大发展,成了河南戏剧史与曲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许寄秋改编曲剧《红楼梦》,虽非第一个将这个剧种推上大雅之台,但在整个河南戏曲界,尤其是曲剧园地却是划时代的。
曲剧《红楼梦》仅在郑州一个剧场即连演二百余场,王秀玲饰林黛玉,张香兰饰贾宝玉,是王、张成名之作。此剧以宝黛爱情为主线,由黛玉进府、读《西厢》、对玉、葬花、探病、焚稿、哭灵等主要戏剧情节组成。“葬花”一场中的扫花、倒花、葬花,清秀淡雅,细腻深沉。“焚稿”中几段[哭阳调]唱腔,王秀玲唱得哀婉凄戚,被观众誉为“活林黛玉”,任清芝的古筝伴奏,古朴、凄婉,使演出更增添了悲剧色彩。
《红楼梦》上演后,产生了轰动效应,场场爆满。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到河南视察,看了这部戏后说:“这个小女孩演得不错,真是个“活林黛玉”。”1959年,郑州市曲剧团带着《红楼梦》、《风雪配》等剧目晋京汇报演出,年青的王秀玲和她的同行们虽然十分激动,但也非常惶惑。河南曲剧能否被北京观众接受?他们的表演会不会被北京观众认可?这些他们心里没底,甚至是一点自信也没有。出乎意料的是河南曲剧以王秀玲主演的《红楼梦》、《风雪配》等一鸣惊人,轰动京城。原计划10场的演出居然增加到50场,还进入中南海、政协、钓鱼台为国家领导人和贵宾表演。那年的国庆节,王秀玲接到通知要到北京接受毛主席接见,当时她的激动和兴奋是无法言表的。她在北京和郑州等地演出时先后9次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 在京演出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习仲勋接见剧团时问及河南省有无省级曲剧表演团体,这么优秀的剧种应该有一个省级剧团。这成为成立河南省曲剧团的一个重要契机。1960年3月,以郑州市曲剧团为基础,河南省曲剧团成立。
第三场宝钗做寿,第五场黛玉葬花,第六场释疑和好,第八场定计冲喜。
王秀玲饰演林黛玉
黛玉进府
两小无猜
共读西厢
第五场黛玉葬花
曲剧《红楼梦》黛玉葬花 王秀玲
花落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想我黛玉,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纵然有外祖母怜惜,怎比自己父母,虽有宝玉,温存体贴,不料昨夜比金论玉,可怜我一片痴心,竟是白费了,更值这春暮时节,落花满地,恰似我红颜薄命,怎不使人倍增感伤啊... )离潇湘出绣帏来把花葬,千重愁万重恨忧怀自伤。(布谷布谷)一声声杜鹃啼留春不住,叹落英顺水流倍增感伤,把花锄偷撒泪心酸难禁,谁怜我似落花身世凄凉,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老祖宗请酒,凤丫头你要多吃几杯啊,请啊请啊,啊哈哈…)看起来果然是人情薄如笺,最恨宝玉变心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浊陷沟渠。但愿今日生双翅,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可有惜花人肯把艳骨收,独把花锄葬落花,一杯净土掩风流。
劝黛
黛玉焚稿
80年代王秀玲黛玉葬花
80年代曲剧《红楼梦》张香兰、王秀玲再演宝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