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认为,河南曲剧发源于商酒务村,是商酒务人经过几代的传承完善才成就了曲剧这个剧种。当时曲剧在商酒务不叫曲剧,叫故事戏或曲子戏,唱曲剧就叫唱故事。村里的老老少少,拉出一个来,都会唱几声故事,并且很多都是自编自唱。
酿酒业兴旺时,商酒务村引来了很多商贾,商贾们在村里的南北关帝庙建了两个戏楼,后来村民们又在村内建了数个戏台。当时演戏基本上都是家族式的戏班子,中华民国时期村里的主要戏班子有“白家班”、“卫家班”、“段家班”、“韩家班”等。一到过节或庙会时,外乡或本村的戏班子就各家占领戏台,唱对台戏。解放前村里经常闹灾荒,一遇到年景不好,故事戏就成了村民外出讨生活的手段,走到哪,唱到哪。据村里老辈人讲,对故事戏发展成为河南曲剧,贡献最大的是“白家班”,代表人物是白永伶,小名白牛娃。
白牛娃的祖上很精明,被雇为催收账款的伙计,常外出到洛阳、许昌、开封等地办理买卖上的事宜。有时会遇上等要账款的事,在京城一住就十多天,闲了闷了就去听戏,慢慢就爱上了听戏。从白牛娃光肚子学爬时父亲就教他学戏,常拿吃饭筷子敲着水缸盖,教他学唱,在院子里跑场子,踢腿、练腰、翻筋斗、练武戏。后改名永伶,就是永远出名领着一班人唱戏的意思。
白永伶心明神灵、悟性高,一学就会,九岁时就会了好几本戏。除了学戏,他还学习舞台表演,唱、念、做、打样样都学。经过几十年的勤学苦练,摸爬滚打,白永伶最终成为了一代名伶,他的代表作是《卷席筒》。解放后他曾担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等职,培养了一大批徒弟,其中就有曲剧名角海连池。“文革”中,白永伶因演传统戏,被当“牛鬼蛇神”批斗,他不堪羞辱,以死抗争,自杀身亡。消息传到古镇,全村为之悲痛。
后来,北边的两个戏台,一个盖了第四生产队的油坊,一个成了梁文德家的宅基地,所有演出集中到了南戏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