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老舍的名字是北京文化的符号,老舍的作品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他用细腻、深刻的笔触书写了北京半个世纪的世态变迁。3月22日,老舍的经典作品《四世同堂》将以北京曲剧的形式登上天津大剧院的舞台,让津门观众体验正宗的“京味儿”历史。
关于《四世同堂》老舍先生曾说:“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四世同堂》是一部描写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可以说它是抗战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丰碑,更是一座民族主义文学的丰碑。
故事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北京曲剧是北京唯一的地方戏。自1952年,由老舍先生建议命名为“北京曲剧”,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是由魏喜奎为代表的一代曲艺名家创演的一个新兴剧种。它的音乐唱腔是以单弦曲牌为基本音乐素材发展创作而成,道白以普通话为基础,突出北京语言的特色,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北京曲剧的表演没有传统戏曲的程式化,是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北京曲剧创作尤以演绎清代和近、现代北京题材为长,适当上演其他题材。
北京市曲剧团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进行重新组合和改造。北京曲剧《四世同堂》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过程与结果,而是重点刻画了原著中三个家庭里的老派市民祁家、小官僚小汉奸的冠家,并将重墨集中在祁老人、瑞宣、韵梅身上,着力渲染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安于小家平和、逆来顺受、彷徨到悲愤、求索、抗争之思想和情感的演变过程;同时保留了原著中那个非常鲜明独特而又富于深意的日本老太太,并让她在剧中不断出现,成为一条既独立又有相互关联的发展线。
如果说小说《四世同堂》是一幅让人无法忘却的历史画卷,那么北京曲剧《四世同堂》就是一台可以展现精度审美的曲艺佳品。(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