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国营及民间“北京曲剧”团的争奇斗艳
瓦酉
“北京曲剧”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曲艺艺人在“拆唱八角鼓”的基础上,以单弦、大鼓等说唱曲艺演唱形式发展而成的北京地方戏。
最初有国营及民间的的两家团体相继竞争演出,一家为以曹宝禄、魏喜奎为代表的国营剧团,一家是名为“实验曲剧团”的民间实体。
这两家的演出风格各有侧重,国营的北京曲剧团多演现代题材的剧目,民间的“实验曲剧团” 则擅演古装戏。都挺受欢迎。
近日在[咚咚锵-戏曲论坛]上读到了网友老田先生的文章,里边谈到了一些他当年看这家民办剧团的往事。他说:这里的曲剧是北京最早出现的。领衔的叫车锦如和吴韵亭,她们在《西厢记》中分扮莺莺与红娘,演得很不错。可54年参加全市会演时报纸上对他们的演出大加挞伐,说他们“格调不高”。我很纳闷,那么好的戏,为什么却遭到批评?后来听人说主要因为他们是私营,才会如此。
此说勾起了我的回忆,这个团的演员还有雷再生、李兴海、崔少明、双桂英等人,编剧兼导演是话剧出身的李乔。他们所演的《梁祝》、《西厢》、《白蛇传》,排练时还专门请了京剧老师辅导,学身段,练把子,演得都非常精彩。
特别是在这些戏里担任音乐设计的穆海亭先生,挖掘整理了一些罕见的传统牌子曲,安排运用在戏里,使得剧中音乐丰富多姿,配合着演员京腔京韵的演唱,给观众以新锐美好的听觉享受。遗憾的是,这些好作品都没能留下音响资料。
至于他们演出受批评,作为局外的观众,冷眼旁观,愚意认这与当时的文化主管部门“区别嫡庶,对待有别”的方式是有关系的。
附带多说一句:现在一提起“曲剧”来,就是由国营剧团的魏喜奎等人开创,把当时同样为曲剧的建立贡献了力量的民间艺人一字不提,有失公允,欠妥!
本贴由瓦酉于2010年1月17日07:08:21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