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曲韵,别具一格——观北京曲剧《烟壶》有感
4月下旬,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由北京市曲剧团演出的曲剧《烟壶》,非常精彩。
之前对曲剧没有一点概念,长这么大,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个剧种,只知道京剧、评剧、昆曲、越剧等常见剧种。回家问老爸,老爸说曲剧是北京的地方戏种,有点类似单弦。抱着看看热闹的想法,走进了剧场。
这出戏是根据邓友梅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的是以‘古月轩’鼻烟壶而闻名京城的匠人聂小轩与他的女儿柳娘相依为命,父女二人一个配料一个烧窑。清室王府贵胄九爷,为了独霸聂小轩父女精心烧制的‘胡笳十八拍’图样的孤品鼻烟壶,把聂小轩投入了大牢。在狱中,聂小轩与被洋奴巡警徐焕章诬陷入牢的正直旗人乌世保关在一处。为了不让鼻烟壶的手艺失传,聂小轩决意将绝技传授给乌世保。一年后,聂小轩、乌世保相继出狱。而九爷与徐焕章为了取悦日本人,又让聂小轩烧制‘八国联军进北京’卖国画样的烟壶,并威胁聂小轩如果不照办就要取他双手。聂小轩最终自毁手臂也不丧失气节,以死抗争。柳娘与已成师哥的乌世保结下婚配,并在朋友寿爷的帮助下,一家人逃离了险地。
曲剧,头一次听,却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没想到这么好听。经了解,北京曲剧是在北京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唯一的地方戏曲。它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初,由魏喜奎等一代老艺术家创立的一个新兴的剧种。相比曲调柔婉细腻的昆曲、唱腔韵味实足的京剧,曲剧则更加通俗,它糅合了单弦曲牌和北方民歌小调,听上去有点戏味,又有点歌味,唱腔委婉动听,旋律优美。而且唱词通俗易懂,演员们吐字清晰,不用看字幕也能听得明明白白。唱腔上也没有过多技巧的炫耀,有点类似评剧那种比较生活化的感觉,听着不会让人感觉沉闷和拖沓。而念白时的台词更让人感觉亲切,因为曲剧的台词是在普通话的基础上,以北京语言的声、韵、调为准,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像‘姆们’‘敢情儿’‘棒槌’‘蝎子拉屎——独一份’等的北京老话儿和歇后语都出现在演员们的对白中,亲切之余还会让你会心一笑。
曲剧的现场伴奏乐队十几个人,大部分都是民族乐器,有二胡、高胡、三弦、琵琶、笛子、笙、扬琴、小鼓、大鼓、小锣、檀板、铃鼓、低音提琴等。二胡婉转,琵琶清脆,笛声悠扬,笙音悦耳,小鼓急促,大鼓声威,非常好听。
场上的演员并不多,但就是这七八个演员,带给了我们一场非常精彩的两个小时的演出,整出戏故事情节饱满,述事严谨,演员表现精彩,动作表情都很到位,唱腔时尔低婉深情,时尔高亢嘹亮,引人入胜。不知道曲剧是不是也分生旦净丑的行当,但这出戏里聂小轩的老成持重、乌世保的俊朗清秀、柳娘的温婉俏皮、寿爷的幽默风趣、九爷和徐焕章的奸诈无耻,不仅通过演员的表演让我感受到不同性格的人物特征,而且他们的声音各有特色,与角色做到了很好的融合,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单从曲剧这种艺术形式来说,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容易让人接受的戏种,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喜欢戏曲,主要就是因为节奏太慢,唱腔依依呀呀转个半天唱不完一句,要么就是戏词晦涩难懂,讲究韵味不易学唱,而曲剧恰恰弥补了这些缺憾,节奏紧凑,唱腔通俗,唱词易懂。作为北京惟一的地方戏曲,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它、喜欢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