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曲剧是河南省著名的地方戏,为河南省第二大剧种,其发源地在汝州。清朝末年,汝州高跷曲子盛行:如城西北的赵庄,城东北的吴洼、玉皇沟,城西南的郑铁炉等都是高跷曲子的活跃地区。其中尤以城西北的赵庄最为活跃。其特点是活动时间最长,荟萃精英最多,赵庄人对高跷曲子最热心。
赵庄村距汝州老城区1公里多,(现已划入城区)。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村里有几家富户,皆喜曲子,尤以富户陈煜为最。陈煜家有一百多亩土地,宅院三处。陈煜的父亲陈三德能唱大脸。受其父的影响,陈煜从小受曲子感染,尽管嗓子不行不能唱,但会拉大弦、弹三弦,会敲鼓板,会打镲,是个戏曲器乐的行家里手。他有一个八角鼓,是专门从开封买的,外用象牙镶边,红缨装饰,非常精致。八角鼓里装六个小铜镲,陈煜抓起八角鼓,随意晃动,便能摇出一段动人心魄的声音。陈煜在舞台布景上还有一手绝活,不知他用的什么材料,每当阴天的夜晚,剧情需要星星时,他会抓一把那种材料往空中一撒,舞台上便会出现一层闪闪发光的东两,酷似星星。这手绝活至今让上年纪的赵庄人津津乐道,可惜他没有把这手绝活传下来。陈煜对家里的庄稼活很少过问,即使焦麦炸豆五黄六月天,他也一门心思专心在戏班子上。
当时在陈煜家经常活动的演员,荟萃了高跷曲子界的精英。例如河南曲剧的奠基人朱万明、关遇龙都经常住在他家。另外还有著名丑角许雷及赵六德(胡子)、陈雪老(拉弦)、陈玉保(旦)、王黑子(大名王华章)、刘维周(小名连科)、盛三(盛德馨、小生)、刘保才、董成德(编剧)等曲子戏的驰名人物也都经常到赵庄来搭班唱戏。因为人多,陈煜家三处宅院的临街屋里,常年放着十几张木板床,供他们休息用。陈煜的妻子和村里的妇女们,每天半夜就要起来做饭,吃了早饭,不停的又要做中午饭。厨房里盘了一座双头煤火,见天火不停,不是烧茶就是做饭。院子里扯着一根大麻绳,专门供初学踩高跷的演员学踩高跷。陈煜不仅供这些高跷曲子演员吃穿住用,而且把演员家属们的生活也全包了。碰见好演员,陈煜不惜代价,也要请到赵庄。因为长时间包养曲子演员,陈煜家的一百多亩地,到建国前夕只剩了三亩。赵庄其他几家富户,也程度不同地为河南曲剧的繁荣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家产。
民国初年,汝州(这时还更名为临汝)的高跷曲子非常活跃。高跷曲子已有了角色行当,如大妮、二妮、相公、老汉、老婆、和尚、瞎子。唱腔调门也有了好几十种,如银纽丝、钉缸调、剪剪花、满舟、扬调、双叠翠、莲花落、太平调等。伴奏音乐有大弦、手板、三弦等。演出剧目有《状元祭塔》、《小两口拜年》、《兰桥会》、《马胡伦换老婆》、《小姑贤》、《劝酒》、《胡二姐开店》等。高跷曲子尽管很活跃,但由于它自身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原因一是踩高跷既死板又累人,踩的时间长了疲备不堪,甚至脚被磨烂成疮;再是因为行当限制,人物多和情节复杂的剧目不能演出,影响观赏效果;三是踩跷演戏,毕竟功法受限制,滞碍了曲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都迫使高跷曲子演员去寻找新的途径。去掉高跷登台演出是个好办法,但因登台演出就成了戏子,封建礼教认为戏子不能入老坟,属下九流。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月在赵庄领班的朱万明、关遇龙等一行16人,受朋友之约去登封演出,当时的16位演员分别是:朱万明、关遇龙、陈雪老、许雷、卢天德(外号老面堆)、陈玉保、王立、刘保才、李连成、韩银福、李福生、李西魁、陈天喜、王少阳、毕怀、王少焕。他们从赵庄出发,到登封颍阳北6里的李洼村演出。恰逢下雨,遍地泥泞,不能踩跷。许多观众强烈要求看戏。在这种情况下,朱万明他们反复商议,最后集体发誓赌咒(意思是回汝州后任何人不得说出登台演出的事),甩掉高跷登上高台演出了《周老汉送女》、《兰桥会》等戏。这次登台演出获得了意外成功,其他高跷曲子班纷纷效仿。高台曲子从此取代了高跷曲子,河南曲剧从此诞生,成为河南的第二大剧种。
1958年,为河南曲剧的诞生作出了杰出贡献的陈煜患脑溢血.去世,享年68岁。
讲述人: 陈天朝78岁(陈煜之子
陈老根85岁(陈煜侄孙)
陈二周60岁(陈煜侄孙)
据汝州《政协文史资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