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明的“四大贡献”
汝州市群众艺术馆文学创作室主任常文理近几年来潜心研究朱万明一生的艺术成就,他与汝州市作协主席彭中彦等人联合编写了《曲剧溯源》一书,对河南曲剧的兴起、发展进行了科学、认真的梳理。常文理说,经过多方研究、考证,目前河南曲剧界基本达成了朱万明是河南曲剧奠基人一说的共识。
常文理说,朱万明1891年生于郑铁炉村,自幼爱拉爱唱。当时朱万明家乡一带非常流行高跷曲子,朱万明经过勤学苦练,年轻时就成为家乡一带演唱高跷曲子最活跃的人物。他是音乐天才,善拉坠胡、四弦和软弓京胡,还能拨弹三弦,又是演唱高跷曲子的佼佼者,很快就成为当地以演唱高跷曲子为主的“同乐社”的领军人物。
1926年5月18日,朱万明带着“同乐社”的同伴应邀到登封县颍阳集李洼村演出。《祭塔》还没演到一半,天降急雨,泥泞遍地,演出被迫中断,但观众看戏心切,大家围着不散,有人摘下门板铺在牛车上做成高台,恳求朱万明等人登台演出。观众的请求难住了朱万明等人,他们给自己演出行为的定性是“玩”,而不能算作“唱戏”。而一旦登台去演,那性质就变成“唱戏”了。按清朝时期的规矩,“戏子”属于下九流,本人死后不能入老坟,子孙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好在此时已是民国时期,朱万明和玩友没有死守过去的陈规陋习,经过一番思量之后,他们决定满足观众的要求。
腿脚长在自家身上,演出时自然比绑着跷腿灵活多了。“同乐社”一连在当地演了三天,自己觉着演得轻松,观众看得也过瘾。从此,“同乐社”永远甩掉了跷腿,把脚结结实实地踩在戏台上,其他班社闻风而从。于是,高跷踩唱变成了高台曲子,曲剧开始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河南曲剧界认为朱万明对河南曲剧艺术的发展有“四大贡献”:一是1926年朱万明带“同乐社”到登封县颍阳集李洼村演出时,首开去跷腿演出的先河,在高跷曲子向高台曲子及现代曲剧演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二是大大丰富了曲剧的曲牌,朱万明从民间音乐中广泛吸收营养,先后成功创制、改造了《小汉江》、《扬调》、《过街俏》、《银扭丝》等曲牌,增强了曲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三是朱万明对乐器的改造。他在琴筒上蒙上蛇皮,形成曲胡优美、饱满、醇厚的发音效果,特别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作品;四是他和朋友引进了七铙八镲等打击乐器,并引入了京剧等剧种的锣鼓经,为唱武场戏创造了条件。由此,也奠定了朱万明作为河南曲剧奠基人不可动摇的地位。
关于朱万明创制、改造曲剧曲牌的贡献,坊间至今有很多动人的传说:一次,朱万明等人外出演出至汉江边,忽闻一妇女痛哭亡夫,哭声哀伤而富韵味,敏感的朱万明根据这哭声的音韵,创造了河南曲剧著名名牌《小汉江》。另一次他乘船过黄河,艄公摇橹触发了他的灵感,由此创造了曲牌《慢舵》。朱万明还重新组织了高跷曲子的《十八板》,他为原有《十八板》的开首增添了《状元游街》、《过街俏》等曲调,使重新组织的《十八板》欢快活泼、引人入胜。经过改进的《十八板连奏》,成为全国各地戏曲团体演出的保留节目。1957年,武汉艺术剧院出国时曾演奏此曲,受到欧洲一些国家观众的好评。
常文理说,可以说没有朱万明,就没有河南曲剧。鉴于他对河南曲剧事业的发展所作的特殊贡献,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朱万明与常香玉、陈素真、朱六来四人同时被授予“荣誉奖”,成为当时河南戏剧界仅有的四位最高荣誉获得者之一。
1958年农历八月十五,朱万明由洛阳返家过中秋节,回家后吐血,后一直在家养病。这年农历十一月初七,一代曲剧大师朱万明溘然长逝,享年68岁。后家人将其葬在郑铁炉村村南一座山岗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