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由孟州市曲剧团编演的现代曲剧《嫂娘》在该市电影院完成首场彩排演出。尽管当晚天气炎热,但演出现场座无虚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中国梅花奖二度获得者、河南省委委员李树建,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文艺评论家刘景亮,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书君,孟州市领导卢和平、高霞、赵国强、宋萍、李玉明、杨兆鹏、吴喜元、王咏生等及该市500余名干部群众一起观看演出。

《嫂娘》这部剧,根据全国首届文明家庭代表、孟州市优秀党员范占先的事迹创作而成,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叫范玉仙的农村普通女性,无怨无悔奉养公爹、照顾弟妹的感人故事。

范占先今年67岁,孟州市谷旦镇张村人,1974年与在部队当兵的邻村西大义村村民王中福订婚。次年,王中福的母亲被检查出腮腺癌,病危的她希望活着看到儿子成婚。那时,范占先正在当时的孟县县委党校培训,结束后将被保送上大学。但是,当她得知王中福母亲的心愿后,果断放弃被保送上大学的机会,与王中福完婚,王中福入赘到张村做了上门女婿。婆婆去世后,范占先毅然接过照顾丈夫5个弟妹(当时,弟妹中最大的21岁,最小的才6岁)一日三餐、穿衣上学的重任,并相继为大妹和大弟完成婚事。从1982年起,大弟、二妹、三弟先后罹患重症肌无力,二弟患癫痫,大妹患白内障,公爹也检查出了食道癌。面对接踵而至的不幸,范占先搀着、抱着弟妹们辗转西安、太原、郑州、北京求医问药。那时,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嫂子在,天就塌不下来。”看到大嫂为这个家付出大量心血,弟妹们都感动地喊她为“嫂娘”。范占先数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照顾婆家老小的义举也在感动着全村人。同时,担着村干部的她几十年来勤勤恳恳为村委会做的事情也被群众牢记在心。2005年,张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全村近700张有效选票几乎都投给了并没有参选的她。大家说:“她能够对丈夫的弟妹如此负责,我们不信任她信谁!”范占先上任后,先是对全村的电力设施进行改造、带领全村人修建学校。然后,又四处争取资金,把村里的道路全部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被村民亲切地称为“修路村长”。

接到《嫂娘》这部剧的编排任务后,孟州市曲剧团自上而下都非常重视,导演李义孔吃住在排练现场,作曲林宝军加班加点推敲曲谱,团长王勇跑前跑后搞好人事调度。其他各演职员工,也都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不顾天气炎热和条件简陋,全身心投入到剧组安排给自己的角色里。

为节省开支,参演人员四处找寻符合演出需要的服装道具。为完善舞台效果,剧团从省里请来专业的舞美团队到现场支招。为确保按时完成编排任务,大家不厌其烦通宵达旦劳作在排练现场。“正是由于剧组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仅用一个多月时间,这部剧就与观众见面了。可以说,它的成功首演,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付出和关心支持。”在谈及这段时间以来经历的编排感受时,王勇这样表示。

《嫂娘》整场演出在“婚堂惊变”“小院笑声”“不测风云”“雨夜寻医”“一诺千金”“山水含笑”六场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向前推进,平实质朴的艺术效果和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把观众带进了女主人公范玉仙所生活过的43年的艰难世界里。演出中,大家完全被她大爱至诚、尊奉信义、勇于担当的高尚思想境界给感染,随着落泪,随着唏嘘,随着鼓掌。“信守承诺、崇德向善是该剧升华的价值观,仁义礼智信是该剧折射的主题内涵,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是该剧的现实意义。”除了导演同时还负责编剧的李义孔,把《嫂娘》这部剧的现实意义等分析得特别透彻。

演出当晚,范占先也在家人的陪同下应邀来到现场,与观众一起观看演出。“演员们表演得很成功,我从他们的演出中想到了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路,把眼睛都哭红了。”范占先边擦眼泪边说,“我感觉这部剧很有意义,因为我们国家是一个大家庭,只有每个小家庭都搞好了,我们的大家庭才会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幸福和谐,希望大家特别是年轻人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演出结束后,观看演出的专家和领导走上舞台,与演员们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李树建在点评这部剧时指出,作为一个县级市剧团,能在这么短时间把戏演得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实在难能可贵,这是孟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孟州上下和睦家园建设行动的先进典型。

“对这么一部好戏,我们要想办法把它推到郑州、推到全国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从中学会如何做人。”李树建充满期待地说。(孟州市新闻网络中心 贾黎明 供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