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大刀王怀女》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妇孺皆知。这出戏以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浓郁的戏剧性,热情的赞美了王怀女坚贞不屈,精忠报国的精神品格,在这位巾帼英雄身上鲜明的展示出了我国古代女子英勇善良,威武不屈的优秀品德。这么多年,《大刀王怀女》经过不同剧种艺术家们在当代意识观念下的不断锤炼打造,更臻完美精到。
在我所在的南阳市曲剧团演出的《大刀王怀女》一剧中,我有幸扮演了王怀女这一角色,通过对前辈艺术家们的学习,身边老师的指导和刻意求工的演出实践,我体悟到了如何塑造许许多多个同类舞台形象的“这一个”和如何发挥自身艺术条件以适应和塑造同一个人物形象的创作真谛,较好地塑造了一个属于“我的”王怀女。
王怀女这个人物不好演,一是人们对她太熟悉,戏曲观众几乎无人不知这位巾帼英雄英勇抗辽,被捕入牢整整十年的故事;二是无论梆子、皮黄还是其他地方剧种,自这出戏问世以来,在中国戏曲舞台上,不知出现过多少个光彩照人的王怀女。中国老百姓看戏,不光是看故事情节,他们还要看演员,看不同的演员塑造同一个包公、秦香莲,同一个穆桂英、杨宗保……这叫“看戏看门道”,“品戏理,论戏味”。那么,我如何演好“这一个”王怀女,让观众认可呢?模仿绝非我的初衷,生搬硬套是艺术创作的大忌,在导演和老师们的辅导下,我反复地阅读,审视剧本,听、看他人的演出录音、录象,在王怀女的思想、行为规迹中,深入领会她的内在气韵与品格精神,这使我认识到王怀女不是一个一般保家卫国的古代女子,更为重要的是,她有着大无畏的执着,她不是一般的巾帼英雄,更有着敢于藐视权贵的高风亮节;她敢爱敢恨,勇于忘我地实践自己的价值追求,而这也正是王怀女这一舞台形象得以举世同仰,长期光焰不熄的关键所在。当对人物有了深入的了解,找准了她的性格定位后,也就对演好王怀女有了信心。
在演出实践中,我在牢牢把握这一人物命运基调的前提下,运用了表现“这一个”王怀女的典型动作,并且尽可能地避免了程式化。我以为,王怀女以稳、准、帅为主要外在表现特征。于是,就特别强调了形体动作的稳重感,与此同时,尽力捕捉人物在多种特定情景中的情绪变化,通过刻意追求磨练,我渐渐感到与人物有了心灵的沟通,与人物有了某种由衷的认同,她那一悲一怒,一动一静,不时在我的脑海出现,进而,人物的内心情感也就通过举手投足从我心底流出。
《杀父》一场是表现王怀女大义灭亲的重场戏,应在“情”和“义”上做文章,我在认真学习与吸纳前辈老师成功经验的同时,根据我的自身条件的优势,灵活运用大刀、靠旗、翻身、僵尸等技巧,通过王怀女稳健的形体、神态,表现了她复杂的内心活动,如母亲被辽人绑押城头,逼迫王怀女不能进兵,父亲王廉趁机劝女投辽,王怀女在母亲授意下,对父说出“你认贼作父,残害生母,逼女投辽,死有余辜”的台词,随后洒泪挥刀斩父,大义灭亲。母亲被制,王怀女欲前无方,无奈下,王母自坠城楼,王怀女见此惨景,跌马而下,为表现她此时此刻纷繁复杂的内心情感活动,在打击乐声中,我使用了向后抛刀、虎跳下马、翻身僵尸一系列表演动作,然后,跪搓步至城楼前,猛摆靠旗唱出“见老娘坠楼死,我肝肠寸断”这句令人心颤的唱腔,将人物内心的苦痛推向极致,同时,在这里的一大段唱腔中,充分发挥出我自身嗓音宽亮的优势,一情带声,注重收放控制行腔中的节奏速度、力度的对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而以上的所有情感,情绪的表达,都始终适度的把握了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戏曲艺术的任何表演技巧,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那种单纯的为技巧而技巧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正由于我谨慎地遵循了这一舞台艺术的创作原则,在每场演出中均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通过大刀王怀女这出戏的演出实践,使我在艺术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进一步明确了演出中分析人物,把握人物性格、命运对于准确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今后,我要加倍努力学习,为繁荣戏曲艺术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