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景智:从《花庭会》到《洛阳令》

该社于1954年底才被正式命名为洛阳市曲剧团。 前几天接连下雨,我去采访洛阳市曲剧团的刘爱云,因她有急事而未遇,但我在艺术研究所里看了洛阳市曲剧团的资料,知道这个剧团的前身是农民曲剧社,会聚了朱六来、刘卫生、朱双奇、马德山、耿庚辰、王振东、蓝辑吾、冯兆禄、邢金萼、安景智等名角,常演的剧目有《潘金莲剪衣》、《卷席筒》、《状元祭塔》、《花庭会》、《小姑贤》等。

当年,安景智主要演《花庭会》和《卷席筒》,他以演青衣见长,后来还当过导演,导演过像《洛阳令》这样的经典大戏。他1923生于孟津县白鹿庄,幼时家贫,1938年入洛阳县孤儿救济院从艺,1944年加入农民曲剧社共和班,20世纪40年代末期,常随剧社到开封、郑州、西安、宝鸡、天水、兰州演出,属于后起之秀,在陇海线沿线享有盛名。

1947年3月,洛阳曲子到开封演出,在大相国寺火神庙剧场贴出醒目海报:“洛阳曲子来汴公演,演出剧目《武家坡》、《宋江坐楼》,主演朱六来、刘卫生、安景智、李太安,伴奏琴师刘鸿章。”海报用红纸书写,斗大的字含着自豪、带着喜悦。但海报刚一贴出便招来警察呵斥,领队的是个姓刘的警长,他令洛阳曲子班三天之内滚出开封,理由是曲子戏“淫词浪调,有伤风化”,河南省政府已经明令禁演。

到底有无此事?安景智跑出去打听后,还真有这样的命令!这下可作难了,戏班里几十号人,带着许多戏箱,花了托运费来开封,却没盘缠回洛阳,眼看要被困在开封了!

多亏这戏班里头有安景智的本家安尽臣,其妹夫是省政府秘书,姓郭,洛阳人,他们就请郭秘书帮忙。郭秘书知道省政府主席刘茂恩之母是老戏迷,过两天正巧是她的六十大寿,郭秘书便去说合,要为老太太演戏祝寿,到时再见机行事。为避免出意外,曲子戏暂改称“南平调”。

刘母见郭秘书为她请了台大戏,甭提多高兴了。尤其安景智的几段清唱,音色圆润,颇有韵味,老太太听得入了迷。郭秘书趁机问道:“老夫人,这戏听着还可以吧?”老太太说:“好,好,实在是太好了!他们今后的演出,我要连看三天!”“回老夫人,可是人家说这戏不准登台呀!”郭秘书佯装沮丧,说了这么一句。老太太说:“胡说!谁不让登台?”刘警长忙跑过来解释:“老夫人,这是曲子戏,不是南平调。曲子戏是禁演的呀!”

“放肆!你管人家是啥戏?只要好听,就是好戏!我倒要问问,是哪个混蛋不让演?”刘茂恩瞪了一眼刘警长,大手一挥:“去,解除禁令!”就这样,通过大家的努力,曲子戏终于被解禁了。大家非常高兴,在开封连演多日,场场满座。安景智演《花庭会》,扮的女主角张梅英,青衣应工,唱段颇多,而他的唱腔音色好,音感灵敏,吐字清晰准确,很有生活气息。

《花庭会》又名《对花庭》,说的是高文举(高彦明)中了状元,奸相强逼其入赘相府,并偷改其家信为休书,寄回老家。高的原妻张梅英看到休书后惶惑不安,进京寻夫,沦为相府奴婢,在花园担水浇花。中秋之夜,高文举赏月夜宿花庭,夫妻相会,百感交集。此剧为旦角重头戏,安景智的演技得以发挥,近400句唱词除了简短插白外,他一唱到底,不带磕绊,声情并茂,倾倒了无数观众。

他在《卷席筒》中饰曹张氏,在《红岩》中饰华子良,在《迎春花》中饰老东山,不同的行当,他都能上手,甚至还能演丑角,戏路非常宽。

他重视洛阳的历史题材,很钦佩东汉强项令董宣,曾多次说,董宣在洛阳当县令长达5年,洛阳咋说也该排一出“董宣戏”。正好剧作家路继贤写出《洛阳令》,安景智非常高兴,积极参与,挑起了导演重任。

《洛阳令》1960年由洛阳市曲剧团首演,导演是安景智、任岸君、邢金萼。邢金萼饰董宣,郭凤娥饰湖阳公主,宗东海饰刘秀。1963年,该剧赴西安、兰州等地巡演,引起了轰动。此后,《洛阳令》一直是洛阳曲剧团的保留剧目,演了一代又一代,当代演员郑庆恩(饰董宣)、刘爱云(饰湖阳公主)、李天方(饰演刘秀)等,都曾演过此戏。这出戏的成功与导演安景智当年的努力不无关系,但安景智走得太早,1968年他去世时,刚过45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