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临汝镇西营村的曲剧团是“父子齐上阵,母女齐出征”的家庭式剧团,他们以出色的表演功底唱响方圆几十里的大小村庄,名气很大。去年灯节期间参加汝州市市区广场汇演,他们更是技压群雄,打出了名气,得到市文化局奖励的蟒袍等52件戏装,在临汝镇一带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0月13日上午,汝州市临汝镇西营村十组一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农家小院里, 73岁的李长有和76岁的翟雪琴老两口正在合计演出计划。“俺家一共有八个闺女、八个女婿和一个儿子一个儿媳,日子过得舒心、美满,看上去就是一台喜庆的大戏。虽说我不会唱,就是看着心里也是美哩!”翟老太太边说边笑的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开心的同记者谈起她家的剧团。

这个曲剧团成立于1986年,那时候大家都爱看戏,村里都成了“戏子窝”了,乡亲们托村里村里成了了“临汝镇乡西营村曲剧团”,盛行几年后由于开支紧张停办了。由于李老汉是个老戏迷,平时又爱管事,所以就把自己喜爱的戏箱和道具都收藏起来。去年春节前几天,李老汉看到春节里村上冷冷清清,没有年味,就同村里的几个“铁杆戏迷”商量重新恢复曲剧团的事,他们的提议很快得到了村里的支持。村委会给了2000元,几个戏迷又筹了几千块钱,在原有基础上添了点幕布道具就在腊月二十三那天再次登台演出了。这一演出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李老汉家的闺女女婿会唱的多,他就领着孩子们把剧团办成了,开始了走村串巷的唱戏生涯。李长有讲述时还沉浸在当初的幸福之中,满脸兴奋的扳着指头向记者介绍说:“大闺女拴演青衣,大女婿王占学拉大弦(坠胡);二、三闺女台后管带做饭;四闺女娈主攻行当是黑头、须生、娃娃生,四女婿张廷栋司鼓;五女松娈演闺门旦,六女群女扮男装演丑角和武生;老七闺女小存演文生和花旦,七女婿张俊志吹笙和唢呐;老八闺女娇凡打旗跑龙套。春节里一口气唱了十几场,乡亲们吃罢饭就跟着剧团转,多年来他们第一次过足了戏瘾。

李长有兴办的以自家人家庭为主的,是个人员一专多能,各有绝活的民营戏曲表演团体。大家从前场到后场,从软场到硬场,包括电工,最多时才32个人。为了适应演出需要,她们串换角色顶场,当上了“五把叉”演啥像啥。女婿王卫忠本来是《小包公》中包忠的扮演者,可有一回因人手不够,临时让他在《攀龙附凤》中扮演浪荡公子攀不丑,演得还很投入,特别像,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李长有说,“就连外孙女董亚丹、张娟娟,还有我那小闺女李娇凡,不会唱就上场当彩女。大外孙王世宝,在软场乐队里弹电子琴。硬场打击乐中用了个多面手,一个人操作能打大锣、小锣和手镲好几种。俺大女婿王占学,坐场拉大弦,开双排座货车拉舞台设备;五女婿王万有也开双排座货车拉箱拉道具;七女婿张俊志坐场时是吹吹唢呐吹吹笙,赶场时是开着‘昌河’专门拉人。老大女婿掏钱进钢管料,老四、老五俩女婿投工投技术焊成了一个可调长宽高的流动大舞台,以满足各种演出场地的需要。我除了联系业务张罗排戏外,还自己动手做成14个大箱子和两个小箱子,专门剧团盛戏装和道具。”据李老汉介绍,他老五闺女的8岁女儿王利娜,受爸爸的影响,迷上了戏曲,现在在郑州正跟着豫剧艺术家虎美玲学戏。

说到演出、收入和开支时,李长有介绍说:“我们的剧团成立起来这一年多,演出30来场,平均每场戏的演出费也就是那600来块。除了各项开支,跟着剧团走东跑西的每个人(不分领导、主演和打工)日工资平均都是那30来块钱。”李长有语重心长地告诉笔者:“曲剧是我们汝州人的乡音,百听不厌,群众们都爱听,影响很大。由于经费没保证,剧团想再排两出戏都排不动了。音响设备是暂借旁人的,想买一套得万把块,希望有人能帮我渡过难关。真希望各级政府帮一下忙,联系效益好的企业,共同合作,把曲剧这台大戏唱的更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