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曲剧王派艺术创始人。
记者:王老师,您自6岁登台,伴随曲剧艺术70余年,可以说是和河南曲剧一同成长的,经历和见证了河南曲剧的发展历程。
王秀玲:是的。我父亲王俊卿同朱万明、朱六来、李久长、王中彦等是河南曲剧第一代老艺人。我自幼随父亲在戏班玩耍,耳濡目染,四五岁就学会一些简单的唱段。那时曲剧艺人为了养家糊口,在农闲时自发组织成戏班子到周边的乡镇去演出,戏装都是自备,不伦不类,十分滑稽。后来因为农村闹饥荒,艺人们在乡村演出难以维持生计,便逐渐往城市转移。从乡村简陋的戏台到城市的戏院,艺人们也开始自觉地提高演出档次,从服装、道具到唱词、表演等都力求规整和规范。河南曲剧就是在不断的实践和磨练中一步步走向成熟,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记者:还记得您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情形吗?
王秀玲:我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漯河市。那时的漯河经济比较发达,商贾云集,经贸繁荣,许多民间文艺组织都到此谋生。记得当时漯河的戏棚、戏园子把唱豫剧、曲剧叫作梆子戏、曲子戏。上午唱梆子戏,下午唱曲子戏。我们的戏班卖票收入很低,为了吸引观众,班主李久长就出了个主意,让刚满6岁的我登台演出。老师们临时教会我几句台词和表演动作,当晚就在戏报上打出“六岁小坤伶登台演出”的广告。因为方式没有曲剧女演员,所以此广告一出,即引起极大反响。我演出的是《乱点鸳鸯谱》中的压轿女,因为年龄幼小,表演稚嫩可爱,引起观众们一阵阵喝彩,演出获得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票房收入相当可观。从此,我便与舞台结缘,由演娃娃生到演旦角、青衣等,一路走下去。
记者:您是从郑州市曲剧团走出的曲剧表演艺术家,郑州市曲剧团的诞生、发展您也十分了解,给我们讲讲,好吗?
王老师:好的。因为战乱,戏班很难在一个地方安身立命,往往是到处跑。我们辗转到郑州演出时,我被当时的“郑州新生曲剧社”班主李金波看中,后被“挖角”挖到该社当主演。
郑州新生曲剧社于1949年转战西安,有机会和香玉剧社、狮吼剧社交流学习。西安河南人很多,河南曲剧和豫剧一样很受欢迎。新生曲剧社在西安迅速发展壮大,吸收了一批学员,并请了两位京剧老师教学。演职人员由原来的20多人,发展为50多人,演出设备和演员行当逐渐完备和齐全,演出的剧目也逐渐增多。不但演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戏,如《梁祝》、《风雪配》、《花庭会》、《蓝桥会》等,也排演一些配合当时政治形势的新编戏,如宣传新婚姻法的《小女婿》,宣传土地改革的《白毛女》、宣传禁毒的《大家欢喜》等。
1955年初,国家对全国的戏曲表演组织进行登记,因此所有的戏曲社团都要经过政府的审查。郑州新生曲剧社顺利通过审查,改为国营剧团,更名为“郑州市曲剧团”。
郑州市曲剧团首任团长是李金波,当年20岁的我有幸成为该团领衔主演。郑州市曲剧团成立后排演的第一部戏是《红楼梦》,编剧许奇秋,设有导演和音乐设计组、唱腔设计组等。那时没有专业导演,所有演员都是导演,大家一起探讨表演的每一个细节;音乐设计主要由赵殿臣、任清之、宋喜元负责;唱腔设计则是由演员和琴师一边唱一边改。
曲剧《红楼梦》刚一公演,即引起轰动,场场爆满,观众要排一两天的队才能买到票。我因在剧中扮演女主角林黛玉,被专业和观众誉为“活林黛玉”。
曲剧《红楼梦》的排演成功,对河南曲剧界有两大贡献。一是救活了一个剧种——河南曲剧探索出了一条由俗到雅、由低迷到繁荣的发展之路,因而也救活了一个剧团,培养出一批曲剧新秀,使郑州市曲剧团焕发生机;二是大小调混合运用尝试成功,开河南曲剧唱腔设计之先河,极大地拓展了河南曲剧音乐创作的空间,丰富了河南曲剧唱腔、音乐的曲牌和旋律,对曲剧艺术的兼容并包、改革创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您之后怎么又到了省曲剧团的呢?
王老师:1959年,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郑州市曲剧团又以《风雪配》参演,我因在剧中扮演女主角高秋芳再次荣获演员一等奖。同年,《风雪配》剧组随河南省文化局进京汇报演出,不料竟在北京掀起了观看河南曲剧的热潮。原计划在京演出10场的《风雪配》,加演到50场,并到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演出,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化界名流的肯定和赞扬。老舍和田汉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对河南曲剧给予极高的评价。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招待全体演职人员,我应邀与习副总理同桌就餐,同桌的还有梅兰芳、荣高棠、冯纪汉等。席间,习仲勋提出疑问,河南曲剧这么好的剧种,怎么没有省级剧团呢?时任河南省文化局副局长的冯纪汉先生立即打电话向上级领导汇报了此事。两个月后,即1960年3月17日,河南省曲剧团正式挂牌成立。因此,可以说是《风雪配》催生了河南省曲剧团正式挂牌成立,也推动了河南曲剧的发展繁荣。
1961年至1962年,为加强河南省曲剧团的演出阵容,陆续从各地市曲剧团调来若干名优秀演员。从此,河南省曲剧团成为全国曲剧界阵容最强大、行当最齐全、演出剧目最多的“天下第一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