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的早晨,安岳文庙大院内,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忙前忙后地张罗着。他就是安岳弘扬曲剧团团长邹连科。他正在指挥团员们按照《凤凰周刊》·《世界遗产地理》记者的要求,展示省级非遗安岳曲剧的精彩片段。

传承曲剧

邹老全靠一把二胡

“安岳曲剧是具有极强安岳本地特色的曲艺形式,自成一派。”邹连科对记者说。

据了解,1958年,邹连科靠着一手拉胡琴的绝活进入安岳文工团,正式与曲剧结缘。1981年8月,文工团被撤销,他流着眼泪离开。

“我今年77岁了。这些年搞曲剧,费用全靠我多年教学生拉二胡攒下的积蓄。”邹连科始终想着弘扬安岳曲剧,2006年他独资注册了安岳县弘扬曲剧团,找回刘次宏、伍玉芳等老艺人以及李再碧、江依红等骨干,开始恢复曲剧演出,并免费开办了“安岳县少儿曲剧传习班”,打算为曲剧艺术发展培养一些接班人。

2009年,他在带伤参加“和谐中国·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展评活动”荣获成人组戏曲创作一等奖之后,听从专家建议,开始对安岳曲剧申报非遗保护。

曲剧申遗

老人热泪盈眶

非遗申报过程复杂而漫长,邹连科将弘扬曲剧艺术团委托给团友朱某暂管,自己走村串户收集资料,厘清传承谱系,整理申报材料,不知疲倦地奔波在申遗的路上。

申遗历时五年,弘扬曲剧艺术团却被人“运作”一空,几年来置办的服装道具设备积蓄,通通做了他人嫁衣。但他没有拘泥于这纷繁的纠葛当中,而是排除各种干扰,将安岳曲剧申报非遗进行到底。

2014年,安岳曲剧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拿到非遗传承证书的那一刻,邹连科还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他看到了安岳曲剧得以传承延续的希望。

为了曲剧

他把水“点燃”了

然而,现实并未像他构想的那样,安岳曲剧仍然是举步维艰,后继乏力。

“没有活动场地,没法有效组织起活动和培养后人,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没有资金。”面对安岳曲剧的困境,邹连科急着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他先是想通过联营加工做工艺品,赚取一些加工费,却被人骗去了加盟费、保证金。

别人信不过,邹连科就打算用发明产品办厂创收来扶持曲剧。他把乐至街小学的旧宅改作了试验场,自2012年起,他先后投入资金十几万元,在这里发明并获得了“二胡音准器”、“折叠秤”、“燃水热水器”、“风力灭虫器”等数项专利。目前,“燃水热水集成灶”的专利申请也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

“水滴在火中,火会燃得更旺,我的发明灵感就来源于此。”据邹连科介绍,他的“燃水热水集成灶”是通过对水进行加热,将液态水变成压力分子水,然后喷在火苗上,参与或帮助燃烧,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砰”的一声,老邹点燃了他的“燃水热水集成灶”,三两分钟之后,灶内的“燃水热水”装置被烧得变了颜色,紧接着火苗变得越来越旺盛,并发出大型燃气灶通过鼓风助燃一般的“呼呼声”,水真的被邹连科“点燃”了。

邹连科表示,他将进一步完善“燃水热水集成灶”,争取尽早获得省内或国家专业测评机构的检测,让“燃烧”的水为社会服务,帮助安岳曲剧得以生存发展,发扬光大。实习记者易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