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祁剧《目连救母》在省艺术节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奖。这个戏湘剧也有,也是高腔连台大戏。清代修的《长沙府志》、《善化县志》中都有演出记述。现在湘剧舞台上仍能看到它的散折或片断《思凡》、《双下山》、《老汉驮妻》;解放初期还演过《王婆骂鸡》、《三匠争席》等。
抗日战争中,田汉将《会缘桥》改为抗倭剧,由陈绮霞演出。但全本可能近百年不演了。长沙籍戏剧理论家周贻白(1900-1977),年轻时唱过湘剧,解放后在中央戏剧学院当教授,他在《湘剧漫谈》中说:“我从小在长沙,没有见过搬演《目连》。似乎予生也晚,但听老辈们谈起。”
救母的目连,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全名叫目连延,较大的佛寺里有他的塑像。故事梗概出于《盂兰盆经》,被魏晋南北朝的唱导僧在俗讲中繁衍发展,成为完整的中国民间故事,北宋末被东京汴梁(今开封)的艺人搬上舞台。有趣的是,戏中的印度和尚目连,不仅有中国的俗家姓名傅罗卜,籍贯成了长沙府茶陵乡。剧中人的生活习俗全是中国的、湖南的。中国的许多民情习俗也被吸收到戏里,如放河灯(有的地方叫莲灯或水灯)、吃乌饭等。湖南和四川人都说目连是当地人。1908年长沙叶德辉观古堂刊《双梅景音丛书·桧门观剧诗》中,有龙阳(今汉寿)易顺鼎诗中有:“试捡湖南通志看,目连原是澧州人。”原来嘉庆《常德府志》中说府北六十里的崇孝港:“相传古孝子傅罗卜居此,故名”。四川射洪县有个清平渡,据说傅罗卜的母亲刘青提出生于此,改名为青提渡,后来发展成青提镇。镇上有块高185cm的石碑,刻有“唐圣僧目连故居”七个大字。
目连救母故事中国化的过程,从侧面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经历。北宋目连救母杂剧的出现,是中国戏曲成型的开始,此后才有南戏。它也奠定了戏曲歌舞、杂技、武术相结合的雏形。
(摘自 《长沙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