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该不该都市化
昨晚,一台打着“都市戏曲”旗帜的甬剧《典妻》在沪演出,其综合艺术的精美程度,不仅"老宁波"们很少见到,连到场的众多上海戏曲名家也都有些惊叹。在本届艺术节上,锡剧、花灯戏等地方剧种都以"都市戏曲"的面貌出现在上海的各大剧场。地方戏曲该不该都市化的问题,又一次在戏曲界引起了热烈的议论。
舞美制作精良,努力迎合都市人的审美口味,热衷探讨人性,是“都市戏曲”的普遍特征。从早先的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到后来的黄梅戏《徽州女人》、锡剧《二泉映月》等,无不如此。甬剧《典妻》投资100万元,不仅道具都是实木制作,还把一条流水汩汩的“山溪”搬到舞台上。云南的花灯戏是和东北“二人转”相似的农村小戏,但艺术节参演剧目《小河淌水》却以“花灯歌舞剧”的全新面貌出现,剧中灯光、舞美、主题都很现代。锡剧《老铳》更是与“才子佳人式”的传统锡剧不同,剧情抽象,人物抽象,舞美抽象,连时间地点都很抽象,强烈地表达出现代人的思维理念。
戏剧评论家郭汉城昨天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戏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戏曲的现代化,但戏曲现代化和戏曲都市化并不是相同的概念。中国戏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大多数戏曲产生在封建社会,很多剧目传递的是落后的封建思想。戏曲的现代化就是要使戏曲在思想和艺术改革发展上注入时代气息。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执著追求都市戏曲的创作人员都坚持认为,地方戏曲都市化是戏曲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农民越来越多地变成城镇人,根植于农村的那些地方剧种也急切地要求融入这种变化后的大格局。目前,地方戏曲正处在由农村戏向都市戏转变的阵痛过程。
在各种戏曲界的评奖中,都市戏曲的创新经常能得到专家的褒奖。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另一方面的矛盾:一些都市戏曲,舞台呈现的风格样式趋于类同;演员的表演大都借鉴昆剧、舞蹈,剧种特色趋于模糊。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说,先后来参加艺术节的黄梅戏《徽州女人》和甬剧《典妻》,无疑都是当今舞台难得的佳作,但如果除却各自的地方语言,则很难发现各自剧种的独特风格。
编剧罗怀臻承认,戏曲在追随都市化的初期,确实有可能要以牺牲剧种个性为代价,这个时期,戏曲创作人员必须防止作品同一化的趋势。但当都市戏曲发展到成熟时期,剧种必然会更强烈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一些戏曲界人士甚至认为,戏曲的根在农村,都市化并不能完全概括地方戏曲今后的走向。上海文广局创作中心主任毛时安举例说,试图都市化的淮剧已很少出现在上海的主流剧场,但在弄堂、苏北农村却有广阔的市场。在本届艺术节上,潮剧《魏宫大面》和《老兵还乡》等,每台戏投资仅五六万元,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制作也很“土”。但这些泥土气息浓郁的地方戏,都有感人的故事,在当地很受观众喜爱,《土炕上的女人》已演出了300多场,至今不衰。
《小河淌水》的导演卢昂告诉记者,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舞美、灯光等戏曲外在的现代化,是非常快而且容易的,但要使古老的戏曲传递现代人的思想,则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记者
张裕)
(摘自 《文汇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