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孙派"老生的创始人孙菊仙生于道光二十一年,长老谭六岁,长汪大头十九岁。光绪十二供奉内庭。在他三人之中,是年龄最长,红的最早。入宫演戏最先,受慈禧赏识最前的一人。以作者来说,连汪桂芬、谭鑫培的影子都没见过,孙老偌大年纪,我却亲眼看过他一出戏,说来总算奇数,也是缘份。
孙菊仙是票友出身,家世很好,祖、父两代是经营参、粮、铁业的商人。原籍奉天,寄居天津已两百多年,到了他这代算是坐地的天津人了。兄弟两人他排行老二,哥哥是拔贡出身经朝考分发知县的文人;他则是自幼习武,候补都司,记名游击,作过督署武巡捕的武官,据说曾有三品顶戴赏花翎的功名,确否则不敢保证。他的次妻蔡氏是山东登莱青道台蔡汇沧的胞妹。他的一代三个儿子,有的作过知县,有的中过武举,有的是候补的守备。总其一家数代,只有他一个人是唱戏的;原来他是个"戏迷",在十几岁时便加入天津票房学戏票戏,终于下海为伶。可能在他的感受上,什么经商、做官、当少爷、老太爷,都还不如唱戏过瘾呢!他正式唱营业戏是同治十一年在上海的"老丹桂"茶园,用"清客串"三号召(票友演戏谓之"客串"),实际就是下海了。光绪二年才入京,拜程长庚为师,先后搭"嵩祝成"、"四喜"等班,并为挑班台柱。他和汪、谭不同的,是先在上海唱戏才回北平,谭鑫培是光绪五年才首次去沪,汪桂芬是光绪十八年才到上海,比他都晚的多了。
孙菊仙个性爽直率真,嘉善嫉恶而矜不能,不趋奉权贵,喜提协后进,称得上性情中人。如"四大名旦"中的尚小云、程砚秋,都是初露头角时,他便要他们给配戏,提高他们的身价,以至后来的大红大紫。这是许多正红的大角不肯作的;因为用后起的新人有些冒险。他却不顾虑这些,可见其居心仁厚。至其唱腔一如其人,别具一格,忽蕴蓄,忽奔放,行如流水,止若斩钉,起伏跌宕,使观众神随声转,如游名山大川,有奇景迭现之胜。这是他把程长庚和余三胜的优点熔于一炉,再加个人特长始独成一家。如《逍遥津》、《朱砂痣》、《葫芦峪》、《骂杨广》、《渑池会》、《雍凉关》、《桑园寄子》等戏称为绝唱。因为供奉内庭最早,也最受慈禧称赏。据说光绪会打鼓,一次孙菊仙和名旦时小福在宫中唱《三娘叫子》,光绪为之司鼓;由皇帝傍角,以伶人说来,真是几生修得。
他晚年在天津故居,七八十岁还好唱戏,天津人都叫他"老乡亲";这是多么亲热的称呼!因之外省各地的人也都以"老乡亲"呼之,海报上也迳书"老乡亲"三字,变成他晚年的艺名了。民国二十年故于津寓,寿高九十一岁。在桑榆之年还收了两个弟子:一是马连良。一是现在旅居本省(台湾)的名票李东园。约在他逝世的前一年(或当年初)因黄河水灾急赈,津绅特把老头子邀出演一场大义务戏,大轴《鱼藏剑》。作者时年十二三,一个地道的小戏迷!就跟同学混进场子去,一瞻老供奉的风采。但见他出场时方巾蓝褶,白髯黄绦,高高的个子,细长脸盘,虽扬鞭打马姿势仍美;但九一老翁,身子已有点晃荡;而骨秀神清,潇洒不群,想见其当年风范,老而犹存。"单枪匹马弃楚番……"和"一事无成两鬓斑……"的两段唱工,已喔喔不能成声,老爷子还是一板一眼,直呼直令的唱;也许是要把"孙派"的绝活,再向后生小子抖露抖露。其实牙都靡了!哪还能唱?总算意思到了就是啦!可能他更明白,在头场唱完"报仇心急马加鞭"的尾句后,竟将髯口取下向台下抱拳说:"这次黄河决口灾情惨重,老乡亲捧场是做好事,我年纪太大,实在唱不动啦!谢谢各位吧!"中间还讲了些为人必须行善的大道理。观众感动得起立鼓掌,群诚热烈,好半天才离场。这是我有生以来唯一看过前代老角演出的戏,也是第一次见过演员唱至中途,在台上把髯口摘下,向观众"演说"的奇特场面。
(摘自《刘嗣论国剧》)
特别鸣谢浅水龙摘录此文并提供给咚咚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