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观看了由谭家父子演出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战太平》。谭富英老先生的演唱清脆朴实,干净利索,喷口有力,字字清晰。有人把谭之歌声比喻为“银瓶炸裂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堪称美不胜收、入木三分。惟谭元寿先生的配像观后疑虑不解,借此一隅,谈些看法供大家探讨。
称其为音配像精粹者,国剧瑰宝之典范也,后人皆应诚拜而视为楷模争学之。《战太平》一剧为谭门看家戏,花云被陷遭擒时应握枪摔“抢背”较为合理,不失大将风度。20年代余叔岩先生改谭派的摔“抢背”为余派独创的翻“虎跳”。当时即为人所讥,认为这与古代战场上大将被擒的实际情景不合。余叔岩先生演唱花云堪称绝响,可是他翻“虎跳”未翻之前必须先扔掉枪,这就于剧情的紧凑而脱节了。余叔岩曾将此剧传于孟小冬,“孟叔”又将此剧传于张文涓,张氏旅美前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过此剧,她也是走“虎跳”路子,余门弟子可见谅。但是谭元寿先生步其后尘,亦改谭之摔“抢背”而翻“虎跳”,此举,实在让时人困惑不解。贯大元先生曾经对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吴小如先生说过:“《战长沙》的黄忠和《战太平》的花云在马失前蹄和被陷遭擒时都应摔‘抢背",而且在身子贴地一滚时要做到刀和枪不撒手,才见功夫。”(文见《文汇》增刊,1980年,第3期95页)
音配像为宏扬民族文化、继承和抢救历史瑰宝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应该注意到精彩的艺术技巧和表演程式合乎戏情的正确运用,为后人留下真正的“精粹”。

(摘自 原《梨园周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