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曲历史长河中,宏观地观照其戏曲本体,乃是一种通过听与唱、演与看的大众传播媒介的通俗文艺,所以有“俗曲”之称也在于斯!由于戏曲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的血缘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断代中都有文人们介入了戏曲的欣赏与创作,但在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的影响下,不同阶段中文人们对于俗文艺的戏曲,视为淫声;对本色当行的东西视为粗而不雅,总想用诗词歌赋对它进行改头换面,这就是戏曲史上,戏曲由俗化雅,雅而衰,衰后而兴俗的历史程序,在这周而复始的变化里,走到了清代的花、雅之争。雅部昆曲衰而花部乱弹兴,京剧在花部中夺魁,变化至今二百年中它没能摆脱戏曲由俗化雅的雅化过程,至今也在雅化的道路上,正经历着雅而衰的苦恼。也未能改变戏曲发展史上的由俗化雅,雅而衰的变化规律。特别是戏曲历史进入当代后,大学士们跨入了戏曲创作队伍,文人们多年面积淀的审美意识,渗透在当代文人墨客的心理,有意无意地在操纵着戏曲由俗化雅的艺术走向,大力倡导戏曲的雅化,或曰文学艺术性.将大众传播媒介中的通俗、喜闻乐见的情节、唱歌、结构,化俗为雅,使听惯了“苏三离了洪洞县……”“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的大众从视觉、听觉得不到了熟悉的音乐刺激的审美快感及破坏了他们的鲜明地、一目了然的观赏习惯,从而使戏曲离本体远了。戏曲是综合性艺术,雅化加大了戏曲负担,使其负荷超重;什么底蕴呀;载体呀;哲学思想呀!等等,将戏曲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把通俗挤到了一边,虽有素养高的儒雅之士欢欣鼓舞,可得奖剧目却观众无几。它提示了我们要赢得观众就要衰而兴俗,回归戏曲的本体审美情趣。中国目前十亿多人口,而“下里巴人”的少说也有一半之多吧!他们需要的是戏曲通俗的审美情趣,需要“苏三离了洪洞县”,需要“巧儿自幼儿”这种一唱就会;一听就懂的戏曲。君不见通俗歌曲的歌词“前面有山、后面有河……”的广为流传,通俗小品占据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屏幕,这其中的通俗埋语和插科打诨,不正是戏曲本身具有的,而又渐渐丢掉的吗!
今日我们从戏曲发展史看剧种的从俗而雅、雅而衰、衰后而兴俗的兴衰史,不难看出雅化对戏曲本体的危害,不知拙言能否得到名家们的点首。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