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中,将于1月31日在国家话剧院上演的话剧《枣树》,则带领观众重新回味那些年京城胡同中的“慢生活”。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话剧《枣树》,以京城一个面临拆迁的大杂院儿为背景,围绕一棵与70岁老妇生命相系的大枣树能否保住的主线展开叙述,剧中人物也涵盖了北京各种职业的普通百姓,而这些让普通市井生活变得热闹而善意的社会群像,也成为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

真实事件改编

剧本内容是戏剧创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为了增强影响力,经典名著或是广为人知的故事,往往会成为戏剧剧本灵感的源泉。但是话剧《枣树》却是根据北京电视台《第七日》栏目播出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回归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同样收获了不少关注。

据悉,话剧《枣树》的故事发生在北京一座面临拆迁的大杂院里,何大妈是全院儿老小都敬重爱戴的老人,大妈的老伴儿去世多年,她就把二人年轻时一起种下的枣树当成了老伴儿,每天和枣树念叨家长里短,但是胡同区就要拆迁了,何家的枣树不算古树前途未卜,而围绕这棵枣树能否保住的主线,发生在胡同里点点滴滴的生活故事也相继展开。

话剧《枣树》所展现的是最为日常的市民生活,但是这样质朴的故事却打动了很多观众。在2014年8月的5场试演中,国家话剧院剧场几乎场场售罄,随后多次在京演出同样颇受好评。在观众罗先生看来,话剧《枣树》的内容非常接地气,很容易引起共鸣,“小时候我家就住在这样的大院里,院里也有这样一棵枣树,简直就是十几年前的生活在舞台上重现”。

凸显地域特色

话剧《枣树》的观众缘,不仅来自于内容的质朴,这一场小院儿邻里的聚散故事浓缩了北京的平房记忆,重叙了一个时代的邻里亲情,勾起北京人的胡同记忆,极具地域特色。

通常来说,以北京的城与人为场景和角色,以北京地方语言为表现手法,书写京城的世俗生活和社会变迁,独具北京气质、风格、情调、意味等审美形式的话剧被称为京味话剧,著名戏剧家老舍的名作《茶馆》、《龙须沟》等剧开创了这一剧派。

为了让演出更加地道,话剧《枣树》在首次试演后,便在史家胡同博物馆筹备起了“首轮试演座谈会”,被邀请来参加座谈的嘉宾,并不是专家、学者,而是看过话剧的社区居民和网友,给这出平民大戏提出实实在在的建议。

与此同时,话剧《枣树》还提出“带爸妈上剧场看话剧”的呼吁,剧场中总能看到几代人共同观演的场景,已然形成了合家欢的观剧效应,不少土生土长的北京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也会品评“就是这个味儿”,与此同时,话剧《枣树》也为外地观众了解北京胡同生活风貌提供了入口。据悉,这部平民大戏还在一年一度的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评比中荣获剧目奖。

塑形社会群像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话剧《枣树》则是艺术性的回归生活。在舞台上所呈现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生活中常见却熟悉的社会群体,退休的老人、出租车司机、工厂职工、居委会主任、上学的孩子、胡同混混儿彼此的故事相互粘连,在舞台上构成了一幅平实幽默、具有市井气息的生活画卷。

“老中青20多位演员,一上场就把观众带回到十几年前的平房时代。”罗先生表示,特别是演到一个人结婚,全院儿人跟着忙活时,剧中街坊们把自家的折叠桌、大小板凳都凑到一起摆婚宴、迎新人,这场景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很难看到,但却是胡同生活中珍贵的集体回忆。

在话剧《枣树》的导演黄盈看来,这部剧的表演很费功夫,全靠舞台上真实的市井人物使观众入戏。所谓“悦人易,动人难”,《枣树》的创作始终坚持人物的“真”,事实上,安居不在于住多大的房子,而在于家人邻里之情。《枣树》中何老太太在乎的是“情”,在生活变化、城市进程中,整个院子因为“情”的向心力,才能让大家相互凝聚在一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