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检场听起来是个小问题,其实关系颇大,所以不惭鄙陋,想再荡开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现在舞台上的戏剧,大概有两种场次结构:一种是转场戏,在搬演传统剧目时使用;一种是定场戏,为近几十年来的新剧目、整理后的传统剧目所采用。它们的差别主要在空间处理上。转场戏的舞台空间是虚拟的,不固定的,必须依附剧中人的表演,并随之而变化;定场戏的舞台空间则是脱离剧中人的表演而独立存在的,除非经过闭幕换景,否则不会改变。与此相联系的,转场戏每一场的时间相差很大,重要的场子可以演上个把钟头,以便让演员唱念做打的工夫得到充分的发挥,小的场子却不妨是一两分钟的过场戏,这样往往由几十场构成一出戏。在定场戏中,各场的时间一般都是差不多的,场次数目也大为减少,并且衍生出场与场之间的"幕间戏"。
很奇怪这两种方式可以并行不悖。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转场戏是自中国戏曲形成开始,就由它的艺术特征制约而逐渐发展成熟的,定场戏虽然出现不过几十年,却几乎要将转场戏淘汰掉,这真的是合理的吗?
原因大概就可以牵扯到检场了。转场戏的空间虽然是随着演员的表演而变化的,但是舞台上总有一些小的道具砌末需要检场更换,于是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都认为这不符合"净化舞台"的要求,它说道:"由于过去没有专业导演的指导和监督,对检场人的服装、行动缺乏精心设计和严格要求,因此演出也会出现一些零乱、不严肃的现象。同时也有一些陋习,如由跟包伙计端着茶壶让演员"饮场"等,都有损于演出的完整性和美感,需要加以改革。"改革的办法是用二道幕隐蔽检场,但是转场戏中还有一些检场工作是二道幕都无法隐蔽的,于是只好或取消内容或把戏中断改到幕间进行。革掉检场之后,与之紧密连系的转场戏无可奈何地受株连了。
这样的改革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我想不通的是,既然检场的种种不足是"由于过去没有专业导演的指导和监督",那么在已经建立起导演制的今天,对此加以改进应该不是很难,何必由此而牵涉到改变场次结构这样的大问题呢?现在的处理,表面上看隐蔽的只是场与场之间的检场工作,实质上与模仿生活真实的分幕换景的话剧并无区别。何况这样的处理并没有完满地解决问题,二道幕对演员表演的干扰是不言而喻的。有些特技(如撒火彩),也因为不许检场人露面而被废弃了。由于技术性的问题而造成更大的困扰,无论如何也有一些"因噎废食"的味道罢。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也承认,不隐蔽检场和戏曲不企图制造生活幻觉有关。我们的艺术,从不惮于它的欣赏者知道它是虚假的,甚至千方百计、在一切可能的时候都要告诉观众这是虚假的。观众在欣赏戏曲的时候,也很少随着剧情大喜大悲,而多保持静观的心理。检场人的出现,最初可能和戏台的形制有关,可能是因陋就简,但是如果不能与戏曲的艺术特征相契合的话,必定早已被淘汰,而不必等到戏改时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
如果不把隐蔽检场作为一个孤立的现象,我们就会发现这是和"戏曲改革"的许多其他做法在精神上有共通之处。所谓"零乱、不严肃"都不是主要的,根本的原因是检场会破坏生活幻觉。自五四以来,我们就一直以西学坐标来衡量自己的艺术,认为戏剧就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的复制,即所谓的"真戏"。在戏改中,虽然不再提"第四堵墙"等理论,但是对生活幻觉的崇拜却是一脉相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再就"戏曲的戏剧化"说两句。这种观点大概也是从五四开始的,当时的一批文坛健将都认为戏曲虽然发展了几百年,但还算不得真正的戏剧,如胡适先生就说过,戏曲当中的乐曲、嗓子、台步、脸谱、武把子等都是戏剧进化中的"遗形物","这些东西淘汰干净,方才有纯粹戏剧问世"。真的到那一天的话,戏曲还剩下些什么呢?只怕什么也不是了吧,所以他们都还是用西方戏剧的标准来要求戏曲,他们的"戏剧"其实就是专指"话剧"。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都要被排除在"戏剧"的门外了。
戏曲作为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显示情境的艺术,毋庸质疑是戏剧家族的一员,既然本身就已经是戏剧,又何来"戏剧化"的说法?除非这个"戏剧"的概念已经被话剧偷换了,"戏曲的戏剧化"说到底就是"戏曲的话剧化"。我不想危言耸听,但是如果戏曲也专心地讲述剧情的话,必然消减其歌声舞容之美,还有什么可供我们反复赏玩的呢?
引一位欧洲戏剧家的话作结:"要理解这种戏剧(指中国戏曲),要打开它的这扇丰富多彩的艺术之门,你就不能依仗那把一贯用于开启一般欧洲剧院之门的老钥匙,你要将那把老钥匙放在一边,暂时把它忘记,那时,你的手里就会很快出现一把新的钥匙,而这古老的,同时又是生气勃勃的中国戏剧艺术的大门就会在你面前宽阔而殷勤地敞开了。"
说了这么多,如果因此被指为彻头彻尾的保守主义者或是国粹主义者,那也是无可如何的事。

本贴由小甜甜于2002年2月27日11:44:45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