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看戏,偶有一得,个人管见,难窥全豹,聊志雪鸿之意云耳。

何谓"派"?"派"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比较才能鉴别。只有一位梅兰芳演戏,不成其为梅派;唯有梅尚程荀并列相较,才能分门别户,自成一派。所谓梅尚程荀四大派,都因他们各有特色,与众不同,才逐步形成一派。都走梅兰芳的路子,还哪里有什么梅派?派别派别,有"别"才成"派"。

王瑶卿人称"通天教主",实乃"祖师爷"之意,也就是今天的所谓"最高权威"。他对梅尚程荀四大名旦的各自特色,分别下了一个字的评语;梅兰芳的"象";尚小云的"棒";程砚秋的"唱";荀慧生的"浪"。这四个字大有讲究,不可死扣字眼。愚以为,所谓"象",乃是形象、意象以至气质、风格全般皆好之谓。"棒"字泛指武功。这里不但是说尚的武工好,擅长刀马,且有唱得"真棒",即北京话"很好"的意思。"唱"则单指程砚秋的唱腔奇峰特立、不同凡响,唱工"特别、好"。"浪",不作庸俗的"黄"、"色"解释;而是表演上的浪漫主义,柔情似水。四个字都很深刻、形象、生动。虽不能说概括无遗,但确实点出了四大名旦的个人特色。

但是,"派"的形成,并不止于独具特色这一点,还必须得到广大观众和接近于内行的戏迷们的承认。而且这种承认,不是一时、一地、一出戏;应当是长时期的、在每一个地方演每一出戏,都普遍地受到欢迎,那才算数。

即便如此,也还不够。还必须有一些受钵传薪的门徒弟子和一批本派独有的保留剧目。流派流派,不"流"无"派"。一个人唱得再好,难成气候。试看梅尚程荀,哪一派不是桃李芬芳,满园春色,而且都有自己的拿手戏。梅派的《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尚派的《昭君出塞》、《失子惊疯》;程派的《锁麟囊》、《荒山泪》;荀派的《红娘》、《红楼二尤》等等,各领风骚,长盛不衰,别人演不出,也唱不来。当然,"王婆卖瓜"没人买,也须观众认可才行。

得此三者,庶几可以开门立户,称之为"派"矣。半瓶醋,便往自己脸上贴金,哪管二丑帮腔起哄,怕也"派"不起来。

摘自《霓裳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6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