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代相声泰斗马三立仙逝,全国不少地方悄然兴起一股“马三立热”。为悼念他的逝世,不少电台、电视台自发地播放了他生前一些作品;在他去世当天更有不少人,上至领导、下到素不相识的市民百姓纷纷赶来为他送行……一个说相声的老艺人,离世后在民间竟获得如此隆重的厚待与礼遇,这说明了什么呢?
首先,它说明了一个文化工作者,必须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立身”。马三立先生1930年开始登台演出,拜周德山(艺名周蛤蟆)为师。他创作改编并演出的新相声节目,深受观众欢迎。如《开会迷》、《买猴》、《马大哈》、《十点钟开始》、《偏方治病》、《说瞎话》、《猜戏名》、《似曾相识的人》等等。他的作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他们无论劳作之余,还是茶余饭后,都愿意听这些作品,因为,它们或富于哲理、或给人欢愉、或暗含讥讽,俗而不滑,雅而不玄。因此,群众不约而同地都愿品这杯文化精品的茗。马三立的根是深深植在广大群众心中的。
其次,它说明一个文化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立德”。据文艺界有关人士讲,马三立虽然名气很大,但他从不摆架子,不计较个人名利,演出费高他出场,演出费低他也上台。表演一丝不苟,为真实活现一个动作,他79岁高龄时,还直挺挺躺在舞台上。有时到外地演出,承办单位想用小轿车接送他,可他偏偏坐火车,目的是“节省一点”。他更多地愿意面对普通劳动者,面对老人、孩子演出,其乐融融。他与夫人伉俪情深,但夫人去世时他还在舞台上说相声,一段结束,他的家人报来噩耗,而此时,不知内情的观众还叫好不绝,要求他重返舞台再来一段!于是他强忍悲痛,重返舞台,继续逗大家乐。这才真是一个“把眼泪留给自己,把欢乐让观众带走”的人!
再次,它说明一个文化工作者,必须精益求精地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才能“立名”。听过马老相声段子的人都知道,这些段子雅俗共赏,知识含量高,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三教九流。按说马三立有如此创作与表演才华,他这一辈子起码应搞出上百个“段子”,但斯人逝去,屈指细算,他创作、改编的相声却仅60多个。正因为有如此严谨的态度,马三立才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传世的“经典之作”。难怪马季、牛群、冯巩这些相声“大腕”,对马老先生的为人都极端敬重与佩服!
相形之下,当前一些文化工作者缺乏的不正是马三立先生这种“立身、立德、立名”的严肃态度吗?!
“弘扬与传播先进文化”,是当今社会尤其是文化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然而,人们不是经常看到一些文化怪现象吗?做学问、写文章的,经常套用或自创一些中不中、洋不洋、古不古、今不今的涩晦难懂的词句,以显示自己的“文化层次”;唱歌的、跳舞的这类那类“星”们,人未出场先拍“出场费”,钱少了怕跌“身价”,中途变卦退场的也大有人在;至于那些搞假唱,写怪字,画荒诞人体画,不择手段,欺世盗名,追逐这样那样“名誉”与“待遇”的文化人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都有是与社会主义道德与情感相悖的。
马三立是一面无声的镜子,面对它我们可以窥见如何做人,如何从艺的真谛。一个文化工作者,只有德艺双馨,才能让他的作品与音容笑貌永驻人间。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