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热潮真是席卷全球,在德国--欧洲最大的电影市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德国影评人语) 。并不是因为李安的名气,而是因为我是正统的武侠迷(偏爱金梁胜于温古),多年之前就为" 今古传奇"的" 玉娇龙"所吸引,后更通读" 鹤铁五部曲",并认为这是绝佳的影视题材,从而对卧虎藏龙有着极大的期待。

上周末的晚上,我和女友驱车来到老城,一个拥有古桥和古城堡,拥有1000多年历史和几万学生的欧洲大学城。冬雨后的空气并不寒冷,有的只是清新。我们沿着步行街,一路欣赏着古老的建筑和现代的商店橱窗相得益彰,慢慢来到了电影院。呵,幸好预先订了票,晚上两场居然票已告罄,要知道,卧虎藏龙已在德国上演三周了。 这个电影院并不大,也就能容纳3-400人。与城中其它电影院不同,它不放映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的片子(由于院线制度) ,而多放映艺术性较强的影片,如" 美丽人生"。影院里的观众,主要是20以上的大学生,也有些中年人,而那些平常电影的主流观众"TEENAGERS"并不太多。亚洲人呢,很少。

电影开始了,令我惊奇的是:居然不是德文字幕,而是德语配音!德国的配音水平很高,甚至大明星都有专人配音。这回卧虎藏龙配得亦相当不错,不但人物性格特征都表现出来了,而且因是古装片,人物称呼用的都是古德语,很有气氛。有些网友抱怨的港台国语,我是无福欣赏了。(注,给外国片配的德语,与德国人自己说的德语腔调上有所不同,我更欣赏前者。哎,只是可惜了中国的配音,那曾经也是一绝啊)

电影结束了,我依然沉醉在李安营造的东方神韵之中,后座的几个德国人也久久不肯离座。卧虎藏龙圆了李安的梦,也圆了我的梦。不错,卧虎藏龙是拍给西方人看的,但她更是拍给我们中国人看的。我以为,台湾在某种程度上比文革后的中国大陆保留了更多的,优雅而精致的中国文化。我读的" 鹤铁五部曲"就是台湾出版的一套武侠系列丛书中的一部,且是在德国大学的中文图书馆读的。来自台湾的李安(我敢肯定他是外省人) ,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在西方生活多年的李安,深深了解西方社会;合二为一的李安就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最佳使者。卧虎藏龙使很多西方人了解到,除了火暴激烈而真实的Martial Arts和血腥的香港枪战片外 ,在含蓄内敛的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还有一个浪漫传奇的武侠,江湖世界。

李安是聪明的,因为他懂得利用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的金钱和影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既传播了中国文化,又名利双收,连" 漂亮女人"朱莉亚-罗伯茨也向他" 抛媚眼,并说今年秋天没什么电影拍,大大满足了作为男性导演的自尊。有人说卧虎藏龙是好莱坞用来打开中国电影市场的工具,其实单是欧洲的票房收入就可以超过中国。优秀电影的影响是没有国界的。

下面谈谈卧虎藏龙的好处。当然大家说了许多,如诗如舞的武打,优美的画面和音乐,特别是一个个静止镜头,冷月高墙,黑夜繁星,窗外翠竹等,给人以很大的震撼和视觉享受。为大家诟病的是简单的情节和演员选择及其演技。我认为李安拍此片的确运用了不少好莱坞技巧。简化了的情节有利于没看过原著的人来理解,不象THRILLE以情节来取胜。四位主角人选也是恰到好处。周,杨就不用说了。气质酷似巩利的章子怡演得也可圈可点,并有许多西方宫廷片的影子。在玉府的玉娇龙表现得就象法国路易王朝高傲的伯爵千金小姐(有助于西方观众理解) 。张震选得也不错,鲜明的轮廓,俊秀的脸庞,一副好身材,似乎更得西方少女青睐,CUTE的那种。至于情欲如火的床上戏,对年轻的观众来说也很正常(虽不太符合原著,毕竟电影是拍给现代人看的) 。至于周,玉之间暧昧不清的感情,也是现代电影爱用的题材,"人心里也是卧虎藏龙" 。总之,李安将中国古老的武侠故事用西方的技巧重新演绎,表现了永恒的人性,同时又不脱中国文化框架。当然卧虎藏龙并不是一部可和"阿甘正传" 等相提并论的影片,但她绝对是一部难以忘怀的武侠杰作,既古典又现代,一个我梦想里的中国。

来自新浪影视论坛

本贴由法兰于2001年1月30日11:56:42在脉搏乐趣园〖中国配音艺术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