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成为展现各地优秀戏剧的平台
一位经营戏剧的演出商说:“如果不是艺术节,这些好戏或许还来不了上海。”在本届艺术节上,蒲剧、川剧、粤剧、甬剧、苏式滑稽、花灯歌舞剧等,一些平时难得一见的剧种纷纷涌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日益成为发现和引进各地优秀戏剧的平台,同时也显示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
《小河淌水》:再听“东方小夜曲”
云南的花灯歌舞剧,上海观众难得有人见识过。但从上个世纪50年代传唱至今的旋律--“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则一直让人不能忘怀。云南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就是以这首“东方小夜曲”为引子,以诗画般的艺术语汇描绘了一幅幅古朴、淳厚的风土人情图。美丽的民间传说融进马帮文化和民族风情,以轻松、抒情、浪漫的舞台艺术形式传达“乡音、乡情、乡恋”,给人以美的享受。
《土炕上的女人》:让人泪流满面
在上海同样难得一见的是山西的蒲剧。据悉,这次来沪的蒲剧《土炕上的女人》,曾让所有去山西挑选节目的艺术节工作人员泪流满面。该剧根据贾平凹的短篇小说《土炕》改编,故事很平凡:50多年间,陕北妇女杨三妞3次救助红军一家三代人,然而情节曲折动人。贾平凹短篇小说提供的优质文本,加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任跟心出色的表演,使这台充满着浓郁黄土气息的现代戏催人泪下。
《好女人,坏女人》:天使与魔鬼较量
在文本上能和贾平凹的《土炕》抗衡的,还有“巴蜀怪才”魏明伦的《好女人,坏女人》。德国作家布莱希特的名作《四川好人》为该剧提供了素材,但由魏明伦全新改编,赋予其深刻的现代内涵。作者用舞台形象和川剧表演独特的幽默诙谐手法,演绎人心的“两面性”和人性的“双重性”。在戏中身兼好女人沈黛和坏女人隋达两角的陈巧茹,唱腔功底深厚,擅长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也为该剧增色不少。
《典妻》:浙东山水画
甬剧《典妻》则是一台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滩簧的新作,在舞台艺术上作出了大胆探索。导演把浙东山村常见的山溪“搬”到了舞台上。在表演上,也一反滩簧戏重唱不重做的惯例,演员借鉴了京昆、舞蹈等元素,载歌载舞。尤其在《归家》这一场,更是把这一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该剧堪称甬剧由乡土戏剧到都市戏剧转变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宰相刘罗锅》:名角荟萃
另一部不能不提的戏剧,便是由10多位国家一级演员联袂合作的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作为长安大戏院的春节贺岁剧,笑料丰富、悬念迭出,尽显官场险恶。该剧通过《初试》、《夜审》、《金砖记》、《真假乾隆》、《参禅》和《咏梅》等6个有关刘罗锅的剧情演绎,以喜剧形态、平民视角再现了宰相刘罗锅在朝廷内外嬉笑怒骂、巧妙周旋、体察民情、惩治贪官的传奇故事。刘罗锅一角由梅花奖得主陈少云及李宝春、杜镇杰等著名京剧演员分别扮演。另外,王蓉蓉、李岩、董圆圆、李宏图、罗长德等都是颇具实力的京剧名角。这次该剧在连台本戏发源地--上海连演六本,也让上海的京剧戏迷们过上戏瘾。(张嵊)
(摘自 《文汇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