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下文简称“十二艺节”)将于5月20日在上海开幕,上海歌舞团历时4年打造的谍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作为开幕演出上演,并参加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的角逐。模范人物”之一的李白。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上海,用秘密电台搭起通往延安的情报传输路线,最终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

舞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通过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把石库门、弄堂、马路、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舞台上,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我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向革命先烈致敬,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收获市场和业内双重肯定

除5月20日的开幕演出,5月18日,《永不消逝的电波》还将以参评剧目的身份演出一场,4月18日,这场演出开启门票预订,短短两小时几近售罄。

4年磨一剑,如此火爆的结果完全在上海歌舞团副团长刘奎丽的预料之中。她介绍,这部舞剧去年12月在上海首轮试演,不久在海口、佛山、广州进行第二轮试演,门票很快售罄。今年4月,这部舞剧在上海正式首演,5场演出门票在春节过后不久也全部售罄。观众年龄层也非常广泛,“包括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观众都反馈,这样一部红色题材的舞剧非常值得一刷、二刷甚至三刷。”

市场叫座,一票难求,在专家研讨会上,《永不消逝的电波》也获得了颇多肯定。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这部剧将戏剧和舞蹈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示范性的高度,“完全可以被写进舞蹈学院的教科书。”

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林宏鸣认为,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突破了舞剧类型化的窠臼,“没有符号化的表达,角色栩栩如生。”

首次探索“谍战舞剧”

虽然收获市场和业内双重肯定,但《永不消逝的电波》创排之初,更多人的态度却是怀疑。

“最初约我写这个剧本,我还是有点犹豫的,当时认为这样一个题材,舞剧来表现比较困难。”编剧罗怀臻回忆。

难点是显而易见的,舞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样一个谍战题材的故事,叙事层面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但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认为,红色文化丰富的上海,“应该有这样一部舞剧,描绘和表现当年默默无闻却又是艰难卓绝在白区工作的革命党人。”
罗怀臻完成的剧本里,有9个主要人物,每个人几乎都拥有“双重身份”,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焦点,为观众制造出重重悬念。

“这个剧本对导演的逻辑思维和叙事铺排能力要求很高。” 陈飞华大胆选择了两位年轻的“80后”女编导,一方面是肯定她们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这部致敬革命先烈的舞剧能感动今天的年轻人,“让‘80后’青年编导一部反映当时同龄人革命事迹的剧给今天的青年人看。”

“剧情是排过舞剧中信息量最大的。” 两位“80后”总编导韩真、周莉亚坦承,对于完全依靠肢体语言的舞剧,谍战题材是很大挑战。

周莉亚透露,9个主要人物,几乎都有“双重身份”,对于观众而言增加了解谜的观剧体验,对于编导和演员,则增加了许多难度。为了把大量信息融合进舞蹈表达,她们在编导中在叙事上做到极致,用了非常多叙事功能的表现形式。

对于演员,塑造人物上则有很高要求,不仅是肢体动作上的表演,还有大量通过情绪、细节对人物的立体塑造,这对更注重跳舞的舞蹈演员并不容易,“重要的是多方位的表达‘人’,表达他们如何成为舞台上的这一刻。”

从动作到感情,重视每一个细节

历经两年多的选题孵化、10多次创作采风、20余次研讨论证,2018年8月,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正式开排。

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王佳俊、朱洁静在剧中分别饰演中共地下党员“李侠”与“兰芬”,这两个角色以烈士李白和他的妻子裘惠英为原型。

“第一天编导没教动作,而是让我们自己找状态,表现舞蹈中的人物。”朱洁静还记得开排第一天的迷茫。但一天天辛苦地排练下来,她越来越明白了编导的苦心。上海歌舞团都是年轻演员,离那个步步危险的革命年代太过遥远,完成从“都市青年”到“革命者”的转换,并非练熟了舞蹈动作就足够,更需要真情实感。如今她回家后,洗衣服铺床单,都会一边做一边琢磨舞蹈中的动作,“越自然越真实。”

为了体现剧本中设计的双重身份,让每个角色都有反差,编导在舞蹈上做了很多设计。王佳俊提到一个细节,“比如两个人交接,双方都不动,让交接的两只手成为视觉焦点,演员的目光也紧盯着手,观众就会猜测,这两个人是好人吗?”

舞蹈演员们平时更注重动作完成,而不太擅长情感表现,为此韩真和周莉亚带着演员们扑在排练厅没日没夜地练习,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细节都不放过。跟着“泪点”密布的剧情,全情投入的排练厅里几乎每天大家都要哭上几次。

数次采风溯源,情感源自真实

所有的感动,源自于真实。创作初期,主创团队就曾到一大会址纪念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等地采风,对上海的红色基因追根溯源。

李白烈士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吴德胜曾两次接待主创团队,吴德胜和李白太太长期保持良好关系,他向主创团队提供了不少细节,例如李白妻子每次进门就会拿一把扫帚扫地,同时注意观察有没有被人跟踪。这个细节后来被主创团队用到了舞剧之中。

韩真和周莉亚印象最深的则是李白和兰芬的两张结婚照。一张是他们起初假扮夫妻时拍下的,另一张是他们在工作生活中产生爱情之后,真的结为夫妻时候拍下的。相互依偎的革命精神中产生的爱情深深感动了她们。这两张照片催生了一场四对“双人舞”同台的感人舞蹈,每一段都是这对地下工作者夫妇的回忆,从他们回到上海,到入党,到产生爱情结婚。

在紧张的排练阶段,演员们也一起去参观过上海黄渡路107弄15号,这是李白1948年被捕的地方,他被国民党军警包围时,还在阁楼上用发报机发出最后一条重要情报。
身处当年的实地情景,更能感受到地下工作者的不易。“他们每天的神经都绷得很紧,不可能像常人一样生活。” 王佳俊说。

“他们家好小,发电报的小阁楼好闷,几乎没有空气流通。他几乎每天都在阁楼里发报,我觉得它那么真实,真实到就在我的眼前。” 朱洁静说。

精心打磨舞美,呈现老上海风情

除了剧中的人物,当时老上海的背景和旧日风情也是主创团队精心打磨呈现的部分。周莉亚和韩真在剧本创作阶段做了大量工作,除了李白故居,她们还跑遍了上海所有和那个时期相关的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查找了大量资料,让这部剧中“能同时看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

最终呈现在舞台上,《永不消逝的电波》不仅有红色元素和谍战氛围,更借助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把石库门、弄堂、马路、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舞台上。《渔光曲》的熟悉旋律,72家房客的生活场景、弄堂里“万国旗”般的晾衣杆,种种细节,塑造出了真实丰富的老上海风情。

为了营造时而紧张激烈、时而弄堂特色的多变场景,《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舞美布景设计上采用了有别于以往固定升降的舞台布景呈现形式,通过26片可移动的景片,在电脑编程的统一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逼真地呈现了全剧的所有场景。

舞剧中所有的道具、服装均力求真实,精益求精,大到舞台上的道具床,颜色、材质几经考证调整,小到传递情报的“盒子”,大小、厚度、色彩也是反复修改。电波声作为全剧的点睛之笔,每次出现的时机、演员的动作、舞美的配合,更是一遍又一遍地现场磨合,直至恰如其分地呈现。

“李侠集合了诸多革命者的形象,我们想表现的,是那个年代的革命者群像,他们这个群体该被我们记住。我们只是截取其中之一,希望用这个故事,把那代共产党人的形象烙在我们心中。”韩真说。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我们上海的故事,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英雄,我们要把它弘扬和发扬。今天的青年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美好的社会,一定不能忘记为现在美好生活、为革命信仰付出的人。”陈飞华说,舞剧的制作,立足于这样的角度,“‘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这样的感觉,我们想传达给今天的青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