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圈现象”,即是在少儿戏曲辅导过程中,存在以学校为圆心的学习辅导圈,以家庭为圆心的生活辅导圈和以群文(群艺馆、文化馆、少年宫等)为圆心的艺术辅导圈,“三圈”相离相交,互冲互助的文艺学教辅导现象。(以下简称“三圈现象”)
观察“三圈现象”,对于探索和把握少儿戏曲艺术辅导的规律,有着启示和有效的指导。
弘扬国粹艺术,重振戏曲雄风,应该从娃娃抓起,这已成业内外有识之士的共识。重视和实施少儿戏曲辅导已是一项迫在眉睫、事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然而近年来,由于戏曲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现代艺术对戏曲的冲击,在此项实践中,处处显示“三圈现象”的存在和影响。
少儿戏曲培训辅导在学校、家庭以至群文三个圈内分别引起不同的反响。学校认为,虽说要搞素质教育,但戏曲高深,师资缺乏,很难辅导。家庭认为,父母不懂,不会欣赏,戏曲辅导无所谓。文化馆认为,戏曲进校,辅导到人,对提高全民文化品位,对少儿成长、学校建设、群文发展都有利,学校、家庭、群文三圈分离的状况十分突出。然而,因为群文工作者的协调和宣传,在一些学校内率先办起了少儿戏曲培训班,也都得到了学校领导认同和家长父母理解。
透过“三圈现象”的表象,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内在的实质。
不同思维定位的冲撞。学校一切教学工作全盘围绕教学大纲开展,主次十分明白;家庭育儿事务依照子女实现父母理想的要求来办,轻重当然有序;群文单位辅导工作根据馆、宫条例,抓普及提高,缓急自然有数。这三方考虑的立足点都无可厚非。然而,针对少儿戏曲辅导而产生的矛盾,恰恰反映了这三种思维定位,是以少儿主体为本,还是以各自的工作为本呢?值得商榷。
不同角色背景的交锋。教师以学科成绩为目标,定其成败;父母以听话考高分为标准,论其得失;文化馆以出作品出人才为准则,评其高低。三方同时在辅导,同时在指导,但由于职责不同,要求不一,相互制约的事是必然要发生的。
不同教育方法相互映衬。学校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家庭以熏陶潜移默化为主,文化馆以程式指点、唱做示范为主。这三种不同的授教方法,在“三圈现象”中呈现为互为补充,或表现为互为制约。
透过表象看到本质,“三圈现象”给人以新的启示。
异中求同。不管是哪种思维定位,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点上完全可以统一起来。抓少儿戏曲辅导作为学校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必然;作为家庭是“开发智力,增强自信”的必然;作为文化馆是“基础普及,提高有望”的必然。可以说,“三圈”相交那一部分,正是少儿素质教育的完整、全面、科学的理解,从而,使三方都看到了少儿戏曲培训辅导的作用正在于此。
三方配合。学校、家庭、群文,三种辅导方法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如果三方携手,正是少儿戏曲培训辅导的最佳方法。在校场地合适,集中指导,有利于培训广度,有利于辅导统一;在家练习,父母相伴,有利于巩固,有利于熟练;文化馆排练,发现好苗,重点培养,有利于出节目,冒尖子。
互助互动。由于在育人目标和教学方法上找到了共同点,三方互助互动,合力追求少儿戏曲辅导的最佳效应,从而充分显示“三圈相交”后的实际成效。
由此可知,“三圈相离”互抑互消;“三圈相交”互利互进。 透析“三圈现象”可以认清少儿戏曲辅导的规律,从而增强群文工作者的自觉性,提高此项工作的效率,取得更为显著的成绩,这就需要促进“三圈相交”。
一、 基于“三圈相交“的理念,让学校、家庭、群文三者统一起来,在培养戏曲兴趣、普及戏曲知识、发现戏曲新苗、排演戏曲节目等方面,统盘设计,科学安排,分步实施。如戏曲演唱会开进学校,举办由师生家长参加的戏曲知识讲座,观看地方折子戏专场演出,举办家庭戏曲演唱会等。学校定期举办戏曲兴趣小组,让学生自愿报名,馆业务干部和学校老师联合指导,普及知识与排练节目相结合,辅导与演出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确保了办班的效果。
二、在活动基础上发现和选拔戏曲苗子,予以重点辅导、重点培养。
三、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也使少儿戏曲节目的创作、演出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在学校建立戏曲辅导基地,使此项工作经常化、正规化。群文业务干部成了学校理想的戏曲老师;家长是辅导工作的坚强后盾和忠实观众。学校为办戏曲兴趣班,一路开绿灯。特别是文化馆戏曲老师要尽心尽力,从表演的唱、念、做、打到手、眼、身、法、步,一字一句、一招一式地从头教起,把戏曲的程式化、虚拟性等要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少儿们听得懂,能接受,学得快,能巩固。
“三圈现象”的透析和运用,不仅在少儿戏曲辅导上全面展示,在少儿艺术辅导的其他门类,如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也同样适用。 (张德贤 顾颖中)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