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1月25日电 宛梆是流行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稀有剧种,已有近400年历史。但20世纪以来,豫剧等剧种的兴起、流行文化的冲击使宛梆逐渐衰落,如何生存和发展时时拷问着“宛梆人”。说起宛梆,唱了60余年宛梆的范应龙老人既高兴又忧心,“现在是我进入这个行当以来宛梆生存状况最好的时候,但是,宛梆也面对革新难题。”
舞台下的宛梆人:宛梆是一生的情结
13岁开始学艺,但问及范应龙扮演的行当,他却说:“小地方的戏,不分那么清楚。”范应龙扮了一辈子武生,只不过宛梆几十年的坎坷经历让他感到酸涩难言,他报名学戏时,父母都极力反对,觉得“唱戏丢人”。
范应龙“分不清”自己的行当,但75岁的老人对师承记忆犹新,“宋克林老师是名青衣,为了帮我练花腔,大冬天,凌晨四点多,他就提着马灯,带我练声。邢德山老师是出名的武生,所有的武生戏都是他手把手教给我。”
范应龙入行时,宛梆已逐渐衰落,剧团多次调整。“还邀请过豫剧名家来教唱豫剧,为此很多老师留下遗憾。”范应龙说。
2006年,宛梆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应龙高兴得直掉泪,他遗憾的是“老师们没能看到这一天”。
如今,范应龙已退休多年,他却从未远离宛梆。以前,他常在剧团指导;现在,他重回戏校当老师。“宛梆的事就是自家的事,宛梆是我们这一代人一生的情结。”范应龙说。
舞台上的宛梆人:苦尽甘来,发展势头正好
20世纪90年代前后进入宛梆剧团的肖新朝和武新建经历了宛梆的生存危机。
“当时剧院卖票已没有市场,演员只能靠在农村红白喜事上演出维持生计。”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武新建说,“改行的人很多,一个剧团只剩下20来人,濒临解散。”
“戏曲这个行当不被人看好,一年四季在外演出,工资低,条件差,而学戏曲必须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人才培养太难。” 南阳宛梆艺术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肖新朝说。
武新建、肖新朝和当时的宛梆演员一起装卸车、搭舞台,不顾刮风下雨下乡演出。“大冬天,头发上的汗水都结成冰,但那时候并不觉得苦。” 武新建说,范应龙老人的“宛梆情结”传承下来就是“宛梆精神”,这让剧团撑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下,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中心和南阳宛梆艺术中等职业学校相继建成,内乡县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送戏下乡”,宛梆的生存状况极大改善。
“现在剧团有80多个人,青年演员居多,舞台车和大巴车也都配齐了,每年演出700余场戏,还常到全国各地参加展演,一些‘青黄不接’的剧团很羡慕我们。” 武新建说。
要出场的宛梆人:在困惑和希冀中成长
14岁的余盼盼已在宛梆戏校学艺两年,她喜欢宛梆,已经会唱不少宛梆选段。“我觉得自己接受能力强,学得也快,父母也支持我学戏。”余盼盼说。
在戏校老师叶丽娜看来,宛梆腔调高、旋律独特,比其他剧种难学。“学戏曲是一辈子的事,得苦练基本功。”叶丽娜说,“在学校,孩子们的水平相差不大,但和剧团配合演出时,跑龙套都得挑一挑。”
谈及宛梆的发展,人才、精品、创新是焦点话题。肖新朝说:“长期练苦功的人少了,能培养出的‘台柱子’太少,而且想当演员的多,愿意学宛梆乐器的太少。”武新建等人努力编排精品剧目,新编历史剧《内乡知县高以永》等颇受好评。范应龙老人正琢磨宛梆唱腔的革新,“革新唱腔是一个细活,不能不变,但也不能瞎改,把魂弄丢就麻烦了。”
如今,舞台下的“宛梆情结”和舞台上的“宛梆精神”仍在传承,戏校里的50余个孩子将承载起新一代“宛梆梦”。(记者 韩朝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