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盛产名人,一首歌、一篇文章便可让某人立马著名起来。“著名”的桂冠被轻率地复制,廉价地授予。一些“著”了“名”的人,经常堂而皇之地端坐在电视直播间,抑或占去报刊的大块黄金版面,侃侃地与观众和读者“睿智”地谈生活、学习和工作,于是这些“著名”的人更成了人们的心中偶像。然而,如钱钟书般只知“下蛋”不求闻达的“母鸡”们,却未有几人识,正在被日渐遗忘。
我手头的一则消息便是以上说法的最好证明。消息说,某归国华侨与其内地亲属中的一位小伙子初识。握手之后,小伙子炫耀地对华侨说:“你跟我握手,应感到骄傲,因我刚握过某某著名‘歌星’的手。”华侨听完平静地说:“如此说来,你倒应该为跟我握手而自豪,因我握过杨振宁的手。”无奈小伙子有眼不识泰山,急问:“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
如果要对这种“著名”观的错误定位追根溯源,就很有必要关注一下各种媒体的宣传导向。处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电视、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将成千上万的信息输送给每一个受众,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电视、报刊、出版业都在面向市场。市场奉行优胜劣汰,不相信眼泪。为了生存,电视希望收视率攀高,报刊社期待订数倍增。于是乎一些一不小心“著名”起来的明星便纷纷露脸于各种媒体,各领风骚数百天。他们短平快的成功模式,丰厚的金钱收入,大大满足了一些人的浮躁心理。既然是心中偶像,自然得爱屋及乌,由探询其人其事,而访求其衣食住行。需求即市场。受众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便被这些“著名的人和事”团团围定。
这些人的作品或许优秀,歌唱得或许动听,那么我们欣赏不就得了,为啥要以其为圆心,无限将圆越画越大呢?难道精神生活仅仅是那些所谓“著名”者的表演吗?
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三观”,宣传媒体的作用是很大的。各媒体守土有责。 (成开松)

(摘自 《中国文化报》,2003年7月22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