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龙” 1999年8月28日,南昌市江西艺术剧院内灯火辉煌,第六届江西少儿艺术节在此隆重开幕。来自竹乡崇义的5名山伢子在舞台上一张仅0.64平方米的八仙桌上翻滚腾跃,但见桌上一条三节龙时而昂首啸天,时而狂舞吞浪,欢腾摆动,博得了省内外民舞专家的喝彩和掌声。这个名为《龙的童趣》的节目以新颖的造型和高难度的技巧,获得本届少儿艺术节舞蹈创作优秀奖。“三节龙”,这种濒临失传的客家民间灯彩,被崇义县挖掘整理之后,在艺术天地里重放异彩,这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画“龙”点“经”
中国竹乡崇义县是个民间文化十分丰富的县,客家人创下的民间文艺分布在这个县的18个乡镇。在崇义县的关田镇田心村,光绪年间便盛行一种名叫“三节龙”的民间灯彩。其由3人舞龙,另有4人执牌灯。龙由3节组成,3个舞龙者站在仅有0.64平方米的八仙桌上,轻捷自如地腾挪跳跃,舞动龙身,凌空穿插翻飞。其伴奏音乐充溢节日的欢快,鼓点兴奋急促,曲调变化无穷。当地农民把这种三节龙称为“泥鳅沾灰”,亦即形容三节龙舞动起来犹如肥短的泥鳅沾了香灰一般活蹦乱跳。在田心村,甘朝海老人是三节龙的惟一传人。他了解三节龙的扎制工艺和八仙桌上的舞步图谱。民间文艺是瑰宝。
1984年,崇义县果断决定,对这笔无形的资产进行抢救。这年3月,崇义县文化馆干部李帮桂来到了关田,与关田镇文化站的甘盛渥站长背了个水壶,来到了甘朝海老人的家。这一年甘朝海已75岁高龄。听说县乡文化干部来搜集整理三节龙艺术,这位13岁就开始跟随父亲舞三节龙的老人心里有多高兴啊。
老人似乎忘了自己的年龄和病痛,来不及用篾扎制纸龙灯,老人嘱儿子赶快用稻草扎了三节龙,用山上的葛藤代替红绸布把三节龙牵系好,亲自在屋场里舞动起来。李帮桂和甘盛渥花了几天时间,终于把甘朝海老人舞三节龙的步法绘成图谱。为了让文化干部们了解得更详细,甘朝海老人还翻箱倒柜,找出舞三节龙的专用服装和三节龙身上的花纹图案,都一一让李帮桂画了图谱。经过李帮桂和甘盛渥七八天的努力,终于把这种濒临失传的三节龙写进了民间灯彩的经典,画出了供后人学习的三节龙图谱。在他们画完图谱,离开田心村的几个月后,甘朝海老人就离开了人世。
请“龙”出山
1999年,崇义县投资1060万元,在县城兴建了南北广场。依托广场为载体的文化活动春潮涌动。崇义县文化馆馆长陈国平提出了让关田镇的三节龙出山进城表演,在艺术节上向全县人民亮相的计划。
镇里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挤出500元排练经费,县文化馆李帮桂和3个小伙子排练了近一个月,三节龙作为关田镇的一个重头节目,参加了全县文化艺术节。在艺术节的开幕式上,三节龙灯彩是广场热烈场面中的一个亮点。人群都涌向这张1米多高的八仙桌,3位小伙子在仅有0.64平方米的桌面上,每走一步都得按图谱,走错一步,3人都将从台上跌落下来。这次请“龙”出山,使三节龙在全县声誉鹊起。 送“龙”登台 1999年7月,一纸参加第六届少儿艺术节比赛的通知,促成了崇义县文化馆李帮桂对三节龙进行加工创作的心愿。
正值6月盛暑天,李帮桂带了5个小孩开始排练三节龙灯彩。艰苦地排练了一个暑假,8月27日,李帮桂带着5名孩子坐上了去南昌的火车。为了节省租用桌台和喷烟器等道具的费用,李帮桂左肩扛着60多斤重的八仙桌,右手提着一个40多斤的舞台喷烟器,5个小孩举着三节龙灯,好说歹说才使检票员让他们上了车。 在省里的大舞台上,5名农家娃在八仙桌上卷风溯浪似的三节龙舞,显示了民间艺术的魅力。这种土艺术焕发出了根植乡土内核里的芳香,折服了台下的观众,创排这个灯彩舞的李帮桂获得了创作优秀奖。
放“龙”出海
1999年以来,崇义县文化部门又专门出台了放“龙”出海的措施,让三节龙等一大批目前已抢救挖掘出来的民间艺术分门别类推上国际互联网,通过在网上发布照片和文字向海内外推介崇义的民间艺术。自从三节龙等民间艺术上网后,国内外的“网虫”频频访问网站,对大山里奇异的民间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诸如竹乡农民的道教舞蹈、树(竹)叶吹奏、牛牯灯彩、民谣曲调等犹如一道清香的野菜,香飘山外。1999年12月15日,首届竹乡文化艺术节在该县举办,从网上得知消息的一批民俗专家和民俗摄影家纷至沓来。中德合作山区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德籍专家深深地被三节龙表演迷住了,他激动地竖起了大拇指。三节龙,这种客家古老的民间灯彩,迎来了抢救挖掘后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杜书福 刘宁 甘业河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