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许多有关样板戏的争论。我的看法是, 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一样,
都不是很合理的。
以下只是说说一场样板戏的演出情况, 说明一下自己对样板戏的看法。
演出时间: 2001年七月(几号不记得了)
演出地点: 上海美琪大戏院
演出剧目:《杜鹃山》
演出单位: 上海京剧院
主要演员: 史敏 (柯湘), 张达发(雷刚), 胡旋(杜母)
票价: 180 元整 (12排中座)
我出的票价: 100 元整
1. 关于购票的情况: 开演前两小时到戏院时, 告知票子全部已售完。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便宜的票子, 如30元和80元的, 可能多数是被群众买走了。另一种是赠票,180元的800元的, 一定是免费赠票占多数(800元的一定是赠票)。根据如下:
我当时并没有在售票处买到票, 而是买的”黄牛票”。一张票面价值180元的, 竟然可以还价到100元,
这张票一定不是贩卖者自己出钱买来的。
我到剧场时, 许多人还在路上等退票。有一30来岁的男人拦住我, 问有没有票要退 ,我出于好奇,
半开玩笑的说: 180元的要不要, 他说, 太贵了,只想等100元一下的。
个人看法和疑问:
1) 不少是公费票, 自己不看的, 倒是折价换成了现金, 这是变相的受贿(数量不大而已)。
2) 那天的戏是不缺观众的, 因为还有人沿路等退票。但是大家嫌贵, 愿买比较便宜的。这点从便宜的票价一售而空的情况可以看出。
我的看法是: 即使是看免费的, 也得有兴趣才行, 否则会如坐针毯。 那些对样板戏嗤之以鼻的人,
送上800元的也不一定回去吧? 根据这点, 我觉得能去看该戏的人, 无论是以什么方式弄到的票, 一定是对样板戏有些兴趣的,否则是不愿花三小时坐在剧场内的。
3) 疑问: 从这场情况来看, 样板戏到底算有没有观众?
2. 场内情况 我特地看了一下, 那天的确是满场,但是以中老年观众为多。
场内次序良好, 观众非常热情, 唱到精彩之处, 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 不少内行戏迷的, 还会像观看传统戏那样,
发出较好声。
特别一提的是: 一到大家比较熟悉, 或者比较流行的唱段时, 许多人都会低声跟着唱。坐在我身后的一位中年女士,
唱的真是有板有眼, 给人一种恨不得自己马上就能上台唱的感觉. 我觉得她太大声了, 回头看了她一眼, 又实在不忍心打扰她的雅兴,
只好对她笑了笑。
分析和疑问:
1) 大多数观众都是经历了文革的,我估计他们只是去回忆一下以前的熟悉的东西,就此而已。我想,
对他们来说, 内容已无关紧要。
大家看样板戏, 只是听听唱段, 看看表演, 和政治内容根本扯不上边。很明显, 听完”毛委员”,
回家照样搞资本主义生意的人并不在少数,所以以”政治内容”来说明样板戏对现实社会的毒害作用, 不知有什么根据。难道大家都那么不堪一击,
思想就那么那么容被一场戏左右吗?
2) 疑问: 到底受到大家欢迎的戏好不好? 大家都说, 一场戏的好坏, 一个演员的好坏是以观众接受程度为依据之一,
那么, 从这场戏的接受情况来看, 到底这些观众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3. 关于对样板戏”高大全”的看法:
毫无疑问, 样板戏的确是有舞台上任意拔高英雄人物的情况。比如, 《杜鹃山》和《智取威虎山》中,
柯湘和杨子荣居中用亮光, 而匪徒靠边用暗光。喝酒时, 作为刚到威虎山的杨子荣, 反而占据了坐山雕的主座等等。这些都是出于当时政治目的的考虑,有明显政治歌颂内容的台词更是比比皆是。
但是, 任何时期的东西都不免带上当时时代的烙印. 历史就是这样形成的, 也是这样记录下来的
– 有悲有喜, 有好有坏, 有大有小, 有强有弱, 有输有赢. 如果历史都得按照后人的主观愿望来写的话(尽管这些愿望都是好的),
那就不能成为历史了。那么为什么不能把样板戏当作文艺历史一个部分而加以善待呢?
本贴由valley0于2002年9月22日09:23:09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