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诺》改编自电影剧本《景颇姑娘》,1963年由云南京剧团排演,次年进京参加现代戏大会,影响很大。因为是最早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剧目之一。关肃霜塑造的黛诺形象真实动人,尤以音乐唱腔最有成就,从而成为关肃霜的代表作之一。
李维康早在60年代就排演过《黛诺》,但是很可惜没有机会听到当时的录音。我见过的只有她1992年在庆祝《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50周年晚会上的现场演唱,当时还有录制。近日@pple小姐上传了一个版本,不晓得是否那次的录音,但是录制现场噪音较大,效果不大好……
通过和关肃霜演唱的比较,可以听出李维康无论在节奏上,在吐字行腔上,还是在高低繁简上,都赋予了更多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这段南梆子开始的过门和传统戏的大不相同!没有锣鼓点,没有华丽的长过门,而是类似于散板的山歌旋律舒缓地奏出。第二句“一阵山风千根藤”的“根”字用了一个小腔--------有人说是“哭腔”,也不无道理,因为实际是从“哭头”里化出来的,然而出奇之处在于用来表现欢快的情绪,真是大胆的创意!在“家乡啊”的“啊”字后也有类似的处理……
底下是黛诺自述近况,相对平实,在“黛诺得救心欢庆”后,主人公再也抑止不住心头的喜悦,深情而又豪迈地唱出了“只是难舍我与高山千缕情!”,在“情”字后面甩了一个南梆子中罕见的长腔,以云南山歌的旋律唱出,而收音又非常自然地归于眼上,给人以无限美感的音乐享受! “千缕情”后胡琴奏了一个花过门,感情趋于激越,因为“红旗跃上高山顶”了,终于解放了,“指望家乡早改变”,“遍地山歌遍地春”——青春少女对新制度、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这段唱因其大胆的创新而成为现代戏中的杰作之一。遗憾的是,在这以后现代戏的创作中就很少如此优美抒情的作品,取而代之的是浅白直露的告白和誓言。
整体而言,这段唱的难度比较大,因为黛诺是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的角色,对人物的定位很难把握。自关肃霜后能成功演绎的恐怕只有李维康了……

本贴由维康迷于2003年7月29日10:45:46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