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乡县宛梆剧团振兴稀有剧种侧记
杨守民 孙明
宛梆是一个稀有剧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河南省内乡县宛梆剧团是全国惟一一家排演宛梆剧的剧团。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戏曲普遍不景气、不少稀有剧种面临失传的情况下,“宛梆人”不等、不靠、不要,从改革中找动力,在市场上找效益。走活了生存、发展、振兴三步棋。通过10年的艰苦创业,终于走出了困境。全团演职人员112人,年演出场次达到550场,在全国县级剧团不多见。排演的传统戏《三院禁约碑》获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金奖、省市“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现已成为河南省和周边省份颇受欢迎的基层艺术表演团体。
老支书把留在团里的20多人召集起来,每人发了30元,含泪向大家鞠了一躬:“散伙吧……”
像其他基层剧团一样,80年代末宛梆剧团面临着演出无人看、工资发不出、人心涣散的局面,先后有26名艺术骨干离开剧团,有的开饭店,有的摆地摊,有的外出打工,账目上不足千元,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有一个情节让许多人不能忘掉。有一天,剧团老支书把尚留在团里的20多人召集起来,每人发了30元,眼含热泪向大家鞠了一躬,然后无奈地摆摆手说:“散伙吧……”
“宛梆就这样毁了?”这是内乡县党委、政府和“宛梆人”心中的痛。为挽救宛梆古老而又稀有的剧种,内乡县文化局“壮士断腕”,对宛梆剧团从人事、分配、经营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公开竞聘,剧团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提出了“向市场要效益,向改革要动力”的新思路:
一是化小演出单位。根据宛梆独剧种、独剧团演出市场狭窄的现状,他们改变了过去单演宛梆剧目的传统做法,实行“一团两队”,把剧团分为宛梆戏曲队和歌舞话剧队,全面发挥演员的专长,凡是健康向上的剧目,做到“群众想看啥,我就能演啥”。歌舞话剧队聘请专家辅导,排练了《我们班的故事》等校园话剧,走向大、中城市的校园舞台。而戏曲队则扎根乡村,南阳等周边县市600多个乡村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一团两队的运行机制,盘活了宛梆剧团生存这步棋。
二是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大锅饭”,采取定岗、定责、定场、定奖、定补的“五定”办法,以绩定酬。根据演出中的工作量大小、水平高低、出演场次,并参考经济效益,拉开分配档次,克服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全团职工的积极性,一向冷冷清清的剧团出现了一派繁忙的景象。全团上下无闲人,团长兼导演、司机,炊事员兼字幕,音响师兼出纳,全体演职员都是舞美队、搬运工,每次演出所需用的约七吨重的道具全是大家肩扛、手提装卸的。团里每位演职员都做到一专多能,在特殊情况下能替台、补戏。人忙了,有收入了,练功的多了,闲杂事少了,剧团面貌为之一新。
三是培育和适应演出市场。他们用3种形式盘活市场:其一,引入经纪人,实行强强联合。其二,设立联络点。他们变过去“守株待兔”为“找米下锅”,凡农村交易会、红白喜事,有请必到。其三,强化宣传,叫响“天下第一团”品牌。常年在市县电视台做广告,向农民赠送录像带,印制招贴画。元旦、春节还给老场点打电话、拜年,邮寄贺年卡,回访老观众等。办法虽土但却管用,农村观众越来越多。为方便群众,他们还发明制作了流动舞台、行军锅灶和移动发电机等,所到之处,自搭舞台,自己做饭,不给群众找麻烦。
剧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他们把流失的人才找回来,把社会上的能人请进来,并自己培养人才,成立了“小百花”宛梆戏校。坚持抓题材、抓新戏,每年都要排演五六部大戏,保证群众年年看戏不重样。几年来,在恢复上演《卖苗郎》等30多个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创作和演出了一批好剧目,如《孔繁森》、《区委书记》等具有现实意义的新戏。《闹春耕》、《衙门闹年》、《三院禁约碑》等历史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先后被中央和省、市电视台选播,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自排自演的《三院禁约碑》,4年内9易其稿,3次重排,获得了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金奖和省市“五个一工程”奖,团长李照冉等11人获得个人奖。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
“爸爸,我想你呀,快回来吧……”,女儿在电话那边哭,团长在这边哭,公用电话亭的老大娘也湿了眼睛。
几年来,宛梆剧团在抓好团内规章制度建设的同时,重点抓演职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抵制拜金主义,倡导奉献精神。剧团在外演出,—走几个月,远离妻儿老小,常常是半夜从这个场点演出结束后,连夜卸装拆台,急忙奔赴另一个场点,演员们总是几过家门而不能入,非常辛劳。1998年春节刚过,剧团在陕西演出,一去三个月,团长李照冉拨通家里电话,4岁的女儿在电话里哭着喊:“爸爸,我想你呀,快回来吧……”女儿在那边哭,团长在这边哭,连公用电话亭的老大娘也湿了眼睛。家在农村的演员,遇农忙不能回家,剧团总是把种子化肥送到家里。主要演员周成顺,家有80多岁的老父,妻子单位长年发不出工资,全家靠他一个人收入维持生活。剧团的领导向有关部门做工作,把他的妻子调到博物馆,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关心演员疾苦,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使全团职工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剧团有位即将退休的老师张德洲,妻子刚去世,自己带病工作,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坚持在舞台上演出。1999年春天,他正在演出时突患脑溢血,穿着戏装倒在了舞台上,演员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师傅失声痛哭,感动了在场的观众。一次剧团到一个叫高皇的山村演出,大雪封山,山高路滑。在刺骨的寒风中,他们硬是肩扛、手抬、绳拉,把戏箱、道具运到了7公里外的山上。农民们感动地说:“谢谢你们,我们二十几年都没有看过大戏了。”演出结束后,乡亲们拉着演员的手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那情景像是在送远行的亲人。
慰问孤寡老人,为受灾群众义演。不为名往,不为利来,宛梆人赢得了满堂彩。
宛梆人深知,剧团的发展离不开领导部门的支持。只有服务于本地的两个文明建设,才能有所作为。几年来,宛梆剧团主动请缨,围绕县里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活动。为配合该县农村辣椒支柱产业,排演了《小辣椒拔掉了穷根子》;配合计划生育排演了《四个大嫂夸国策》;配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排演了以吴金印事迹为原型的《太行山人》。除此以外,剧团还不计报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元旦、春节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慰问演出。为受灾群众义演,把党的关怀和温暖播撒到千家万户。同时,还和交通局、地税局等单位联合,编排有针对性的节目,在城区和乡镇巡回演出。这样做既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又树立了自己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宛梆剧团植根农村、服务农民、深化改革等方面的独到经验,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
宛梆剧团有条规定,谁砸剧团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即使在农村的草台上也要认真演出,布景、字幕也一样不减。严谨的艺术质量,良好的团风,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宛梆剧团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了些积蓄,却没有分光吃净,在保证演职员收入增长的前提下,把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搞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剧团的装备水平,为剧团长远发展储备后劲。自1999年以来,他们每年都要添置价值5万余元的摄像机、电子合成器、卧铺客车、戏装等固定资产,使剧团现在的固定资产达到200多万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宛梆人已如离弦之箭, 力求在新的世纪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古老的宛梆剧种早日走出盆地,走向全国,成为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