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 老剧种绽放新花

海城喇叭戏是曾经广泛流传于鞍山海城一带的地方小剧种。由于它的主奏乐器唢呐在当地被称为“喇叭”,故称“喇叭戏”。它产生于明末清初时期,是一种早于二人转、评剧的艺术形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已经濒临灭绝的境地。鉴于这样一种情况,近年来,许多文艺工作者 纷纷对喇叭戏进行挖掘和整理,创作出了一些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以及反映当代人民生活的现代剧目。大型戏曲剧本《跷中情》的创作和演出对于抢救、挖掘民族民间艺术遗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开创了喇叭戏只演小戏不演大戏的历史先河,而且将喇叭戏独特的音乐唱腔、唢呐的学舌、民间锣鼓的运用,集中在舞台上完美地呈现出来,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喜。
《跷中情》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素有“天下第一跷”美誉的海城牛庄,主人公是牛派高跷与万派高跷的两位掌门人。由于两派高跷各有绝活、互不服输,加之现实利益之争,使得两支技艺超群的高跷队水火不相容。风趣幽默、足智多谋的村主任“牛大喇叭”意识到,牛庄要想保住“天下第一跷”的美誉,要想拿出高水平的高跷节目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为国争光,就必须优中选优,将两支高跷队的尖子队员合并成一队。牛主任最终以真情打动了牛家与万家,参加了国际民间艺术节,使“天下第一跷”的大旗又重新在牛庄飘扬起来。喇叭戏《跷中情》的成功演出,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求十年磨一剑 但求精品留人间

《跷中情》的表演是由鞍山市戏曲剧院承担的。2000年9月,鞍山市出台了《关于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依照这个方案,这个市的京剧院、评剧院、曲艺团三个文艺团体合并为戏曲剧院。合并前,这几家曾经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剧团已经到了名存实亡的境地。合并后,戏曲剧院以戏曲为龙头走多样化发展的路子,保持了传统戏曲特色,创造出演出场次、收入的新高,剧团发生质的变化焕发生机。面对传统戏曲市场需求低的状况,他们着手研究激活演出形式及传统戏曲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2001年他们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评剧《辽河湾》代表我省参加了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荣获第二届中国评剧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2004年海城喇叭戏《跷中情》获省第六届艺术节优秀剧目金奖,实现了鞍山市在省艺术节中金奖“五连冠”。
谈到《跷中情》,陈晨就像父母谈到了孩子。他说,《跷中情》自去年在省第六届艺术节获金奖后,已先后在海城等地演出了几十场,后来还与音像发行公司合作,录制了光碟开拓南方市场,征服了不少南方戏迷。

推陈出新 《跷中情》让喇叭戏大放异彩

《跷中情》的导演李维鲁现为沈阳评剧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上届省艺术节上,鞍山戏曲剧院选送并获得金奖的剧目《辽河湾》也是由李维鲁导演的。
李维鲁所排演的剧目,一向是那种可以让人荡气回肠的大悲剧,但这次他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将《跷中情》排演成纯喜剧,表现现代农民的一种精神状态。李维鲁说,这部戏的题材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既有地域性,又有通俗性。海城喇叭戏是一种民间艺术,但已濒临消亡,这次,我们全体创作人员将这种民间艺术重新整合,并且进行创新。同时,还为该戏重新制作了喇叭戏特有的服装,在唱腔上也重新定调,主奏乐器选择比较畅快的唢呐。这样,整部戏体现了一种风情美、质朴美、喜剧美,令人耳目一新。
李维鲁认为,虽将喇叭戏进行创新,但表现的却是一种旧的艺术形式。他说,艺术没有土洋,能够正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就是新的。《跷中情》戏新就新在挽救了消沉剧、抢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民族文化意义重大。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一部《跷中情》让濒临消亡的海城喇叭戏大放异彩。(记者 金荣生)

(摘自 《辽宁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