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已为这种被称为“唐宋遗响”的艺术形式申报“国遗”
厦门晚报讯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是李白《长干行》中的名句。半个多世纪前,闽南和台湾金门一带曾盛行一种朴素粗犷的民间戏“竹马戏”,正是对这一名句的生动诠释。近日,随着竹马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被称为“唐宋遗响”、已绝迹半个多世纪的古老剧种浮出水面。
竹马戏的最主要特点就是骑着竹马表演。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外蒙绸布或者红、黑、赤、青、花、白等多种颜色纸。演出时,竹马的前节挂在演员面前齐腹高处,后半部安置在背后腰椎处,看起来演员就像真的骑在马上。曾编排竹马戏的林如碧说:由于演员的下半身被画上马腿的垂幅所遮盖,行动不便,因此表演动作多集中在上身和面部眉眼传神上。
漳州市戏研所负责人王文胜说,竹马戏源于唐代的民间歌舞“跑竹马”。建国初期漳浦曾组织专家考证,确认竹马戏是唐参军戏的遗响,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竹马戏分为本戏与弄仔戏两大类,表演时多为一生一旦或一旦一丑,也有二旦二丑的表演。
《昭君和番》是竹马戏的代表作之一。9名演员骑着9只竹马,分别装扮昭君、番王、小生、婢女等人物,在大鼓、大锣、大钹等打击乐器的伴奏下,进行围场、南蛇游、交麒麟、铰剪鼓、四柱穿、篦篱仔、叠马、南蛇脱壳、八仙会阵、各归洞府、四块与钱鼓技艺表演、四块与尾番技艺表演等12个队形的变化舞蹈。舞蹈自始至终都用简单的一板一眼的节奏伴奏。男角以诙谐逗趣的动作、表情和女演员逗情,女演员则以含蓄、柔情的表演使场面生动活泼。舞蹈完毕,演员站成一个圆圈,每人唱一段南曲。
竹马戏曾盛行数百年,清朝是它的鼎盛时期。由于竹马戏艺人全是文盲,艺术的传授只是依样画葫芦,加上受到歌仔戏的冲击,到了20世纪30年代,竹马戏逐步衰落。1946年,最后一个竹马戏班解散。
建国初期,文化部门多次试图抢救竹马戏,均未成功。目前,戏班、剧团已不存在,老艺人相继去世。但漳州方面始终没有放弃,于1984年、1997年两次展开普查,收集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和剧本。
专家认为,竹马戏堪称戏曲“活化石”,对于探索中国戏曲的形成轨迹有重要价值。目前,当地文化部门已制定了抢救保护规划,将进一步收集整理竹马戏剧目、曲目及相关情况,并对代表性剧目做抢救性重塑排演,重组竹马戏民间职业剧团,使之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珍品。(记者
刘丽英)
(摘自 《厦门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