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传承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效地促进了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步入新时代,如何推动戏曲教育再上新台阶?戏曲从业者如何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推动戏曲艺术传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戏曲从业者表达了他们的心声。
紧跟时代,把责任扛在肩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给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作为戏曲教育工作者,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黄暾炜深切感受到,近年来,社会上以戏曲为主题的活动增多了,戏曲交流演出越发活跃,现代戏曲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自信普遍增强。黄暾炜表示,不管是立足当代谈传承,还是面向未来图发展,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关键都在于对人才的培养。培育戏曲人才,戏曲才有未来。“新时代的戏曲教育既要敬畏传统、尊重传统,也要改革创新、探索规律;既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也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他说。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主任舒桐表示,传承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让学子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是戏曲从业者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戏曲教育工作中,我们都要把这份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里,踏实地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艺术瑰宝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他说。
“我们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认为,戏曲院团是推动戏曲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引领作用。作为戏曲工作者,更要积极行动起来,用精品佳作传递中国的戏曲精神和文化自信。
借鉴经验,夯实基础
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到职业教育,如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等。
对此,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助理、戏曲系主任苗洁表示,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让戏曲教育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干劲十足。苗洁告诉记者,她所在的戏曲系2013年有在校生100多人,现在有300多人。从这几年戏曲系的招生情况来看,现在希望学戏曲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这说明大家对戏曲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苗洁表示,戏曲教育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如何将现代职业教育中好的教学经验、方式方法更好地融入戏曲职业教育中,是戏曲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教授郭跃进表示,新时代的戏曲教育要更加重视中专阶段戏曲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对中专戏曲教育的扶持力度,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这样才能为大学提供优质生源,推动大学阶段戏曲教育的发展。
“戏曲进校园”不能流于形式
学校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中提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近年来,“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市教委于2014年启动开展的北京市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即“高参小”项目)中,就有很多戏曲艺术院团、戏曲高校作为资源单位参与其中。这些单位扶持相关基地校开展戏曲唱腔、戏曲形体、戏曲美术等与戏曲相关的校本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北京京剧院就是资源单位之一,该剧院演出培训中心主任富博洋表示,“戏曲进校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戏曲本身就具有育人作用,戏中的很多故事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开展“戏曲进校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作为戏曲从业者,应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同时,积极参与“戏曲进校园”,为推动戏曲教育发展和戏曲艺术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戏曲进校园’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的戏曲艺术人才,而是培养他们成为身心健康、怀揣梦想、有责任、有担当且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 郭跃进认为,“戏曲进校园”需要聘请专业师资进行教学。在教育实践中,可结合相关学校的传统特色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设符合学校教育实际的特色戏曲课程;也可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戏曲活动搭建校园戏曲交流平台,让孩子们迷上戏曲。
苗洁认为,“戏曲进校园”不能流于形式,在授课中要注重指导学生领会戏中每个动作、每句话的意义,以及故事背后蕴含的人文思想和做人的道理,不断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学习兴趣。(记者 李月)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