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何铁军,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国家一级导演、副团长。
13岁进入艺校学习京剧,18岁进入乌鲁木齐市京剧团,从舞台上的老生到幕后的编剧,再到国家一级导演,何铁军见证了京剧在新疆的发展变迁:“戏迷们越来越专业了,戏曲发展越来越多元,特别是这些年通过政府的扶持,国家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国人提振了文化自信,找到了京剧传承之正途。”
积极探索京剧发展新路
4月1日17时,刚刚走下飞机的何铁军来不及回家休息就立刻赶到了新疆艺术学院,与学院相关负责人商讨关于新疆京剧后备人才的培养计划。何铁军的公文包里装的是当天上午与国家京剧院合作洽谈的资料,再过不久将有新的一轮合作演出与首府观众见面,何铁军希望通过本次合作,进一步取长补短,更好地构筑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的成长之路。
2018年5月,国家京剧院与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达成战略合作,同年6月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共建和结对帮扶协议,国家京剧院这一中国传统京剧艺术的最高殿堂,在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合作演出等方面为乌鲁木齐京剧文化艺术的全面提升和繁荣给予大力支持。
在随后的日子里,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充分实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构想,在剧目排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家京剧院相互合作,在邀请著名京剧艺术家李海燕、张建国、董圆圆等名角赴乌鲁木齐演出的同时,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齐雯、徐楠、张佳莹、孙佳佳、韩旭东等青年演员也通过“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获得了赴北京、上海等地交流学习的机会。
这一进与一出的交互,不仅吸引了更多市民走进剧场观戏,更为首府京剧事业发展培养了更多人才。
“京剧艺术的发展一直是一个不断融合、创新、相互学习的过程,从最初的传统剧目到今天的京剧现代戏及融入了现实元素的京剧舞台剧,每一次发展都是京剧人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何铁军说,在与老一辈的京剧艺术家交流中,大家都感慨,像今天这样为文艺工作者提供广阔的发展天地是前所未有的,这既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发展,也得益于党和政府对中华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视。
目前,何铁军正在创作一部反映首府邻里亲情的京剧现代戏《石榴红了》,故事将通过三代人的三家情表现首府各族居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追梦精神,计划将在年内与观众见面。
知行合一担当历史责任
如今作为副团长,何铁军的工作重点是剧团乃至全市重点艺术演出的编导管理工作,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走上编导这条路,何铁军的父亲是新疆知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剧作家何德生,从小耳濡目染的他13岁考入乌鲁木齐市艺术学校的京剧班,并在此后的7年时间里一直在学习京剧。
上世纪80年代末,戏剧文化出现衰退现象,前辈们建议何铁军多学一门手艺,1989年,何铁军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学习,以科学的编导体系促进京剧艺术发展在当时还在起步阶段,同时,这也开启了何铁军审视现代京剧艺术的新视野。
1991年学成归来,何铁军在剧团身兼多职,他既能写剧本,又能导演节目,需要的时候更可以粉墨登场,拿起老生的本行。何铁军说,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丰富创作,再通过艺术表演让更多人了解京剧这一中华文化里包含的真善美是自己作为演员和导演的本分,为了做好这些工作,自己要多学一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担得起身上的责任。
作为国家一级导演,何铁军创作并执导了小品《我想有个家》、京剧现代戏《丫头医生》等一系列以现实题材为内容改编而成的文艺作品,其中,《丫头医生》以首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刘玉莲为故事原型,以新疆哈密市二堡镇二堡村乡村医生刘玉莲的日常故事为主线,以普通人的视角看新疆的变化,将新疆发展以京剧艺术的形式诉说,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共鸣。并荣获了全国现代戏展演剧目奖、天山文艺奖、红山文艺奖等奖项。
融合创新打造文化名片
在何铁军看来,京剧有“四美”:“首先,唱词美。经典传统剧目的唱词经过许多艺术家的千锤百炼,有诗词般的美感。第二,表演形式美。京剧的很多表演形式是对生活艺术化的模拟和抽象,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第三,旋律美。西皮二黄加昆腔,构成了独特的音乐语言,让许多经典唱段家喻户晓。第四,戏装美。在京剧舞台上,从头面、戏装、舞美、盔帽到各种饰品,包罗了诸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美不胜收。人们学习戏曲,是从一个角度感受中华艺术之美。这对于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是有益的。”
但如何让更多的百姓了解京剧艺术,这一点上,何铁军进行了大胆的融合创新。
2018年12月“乌鲁木齐的声音”戏曲戏迷票友大会拉开帷幕,吸引了全市乃至全疆各地600余名戏曲戏迷票友参与。曲种涉及京剧、越剧、昆曲、豫剧等,年龄最大的选手90岁,最小的只有8岁。通过擂台赛的形式,让百姓在展示自我风采的同时传播戏曲文化在首府尚属首次,并在首府市民中获得积极响应,已成为首府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
今年1月18日,“国风雅韵”主题京剧秀在乌鲁木齐剧院启幕,芭蕾舞《花雅禅》中,当脚穿芭蕾舞鞋、身穿着传统京剧水袖的演员们登上舞台时,立刻吸引了观众们的眼球。优雅的舞步既有芭蕾舞的修长与优雅,也有京剧的动人与妩媚,令人眼前一亮。两种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碰撞出中西方文化的火花,但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历史坐标、国风主题、闪耀T台、瑰丽华服,在这场颠覆视觉和听觉的文化盛宴中,鲜明的国风和无处不在的京剧元素带来满满的“吸睛”指数。场外门头复刻了京剧《贵妃醉酒》的凤冠造型,入场大门则采用中式窗格造型,寓意京剧里的“入相、出将”。走进秀场,主T台造型打造出宫门、回廊的古代王府建筑风格,把传统与时尚融合得恰到好处,更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跨界合作不是要用一种文化去改变另一种文化,而是要把多种文化融合,从中华文化宝藏中汲取灵感,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融合的眼光塑造全新的绮丽,创作出更加精彩的节目。”作为首府京剧事业发展融合创新的总导演,何铁军说,作为京剧人,传承京剧艺术最大的意义,就是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传播,让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传统美德代代传承,而这也是他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记者 王畅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