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北京,与国际音乐节同期举行的国际曲艺节留下了观众的声声叹息。由于近年来曲艺在创作上的手法陈旧,表演上的戏路老套,再加上演员们的老面孔,使得本届曲艺节的冷清与音乐节的热烈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原本想借曲艺节的良好契机、文化氛围,吸引中外观众,为振兴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出把力,没想到,观众并不买账。满腔热忱的主办单位不得不面对一个催人反思的问题:下个世纪谁来欣赏曲艺? 令人尴尬的北京国际曲艺节的确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种种感叹,为了寻找一条能够振兴曲艺的路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11月29日召开了“新曲艺”研讨会,率先提出了“新曲艺”的概念。用文艺台台长张树荣的话说,北京文艺台要像10年前流行歌坛包装流行歌手那样,热情地对曲艺进行适合市场化要求的整合包装。

来自北京的曲艺研究者、创作者和表演者与会,对“新曲艺”的概念发表了意见。北京曲艺家协会的李丹书是“新曲艺”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如果在10年前就进行曲艺改革,我们现在看到的曲艺节目恐怕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无论是民歌还是戏曲,很长时间以来就大量地借鉴、学习了曲艺中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而曲艺却不断地萎缩消退。曲艺也应该向其他艺术门类学习,可以采用合唱队的乐队、用交响乐团的乐队、用钢琴伴奏,无论是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或者是电声乐器,都可以为曲艺服务。

北京曲艺团的创作员崔崎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曲艺节目年轻人为什么难以接受,就是因为它太脱离时代、太程式化,不光过门长,鼓点也长。这些在现今的舞台上完全可以改短,目的是让人爱听。如今曲艺节目开始朝着短小的方向发展,如果能够把一个曲艺段子压缩在4至5分钟之内,听起来会很轻松。

有测试表明,一般人听一个故事最多能忍耐7分钟。参加研讨会的人们普遍认为把握好“新曲艺”,改变以往的写作方法是很重要的,应该从以往的以叙事为主迅速转变为抒情,才能抓住人。与流行音乐打交道最多的伍嘉骥和宋小明,也创作了许多曲艺作品,他们体会到,初中生是不可能喜欢曲艺的。他们认为曲艺的观众应该是27岁至40岁之间的人,这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上相对稳定,而且对流行音乐有了自己的筛选,有了点儿自己的品位,因此希望自己的娱乐世界再大一些,幽默而富于情趣的曲艺节目是这类中青年人的选择之一。

由北京文艺台牵头召开的“新曲艺”研讨会,是一个务实的讨论会,该台将在固定的栏目中拿出一定的时间段,制作播出有探索性的“新曲艺”节目。与会者认为“新曲艺”一定要写真话、实话,要反映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成为像市井特快新闻那样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恰恰是曲艺的生命所在。 《中国青年报》胡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