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最美乡音———甬剧票友群星会在宁波文化广场拉开帷幕,全市甬剧迷将迎来一场为期7天的狂欢。这些天,参加展演的鄞州古林镇张家潭艺术团、云龙乡音艺术团、小堇风甬剧团、下应甬剧团、姜山甬剧团的演职员们正忙于排练,从5月24日至28日他们将为观众献上《李敏》《阿必大》《杨乃武与小白菜》《赖婚记》《男婚女嫁》共5台大戏。
被称之为“最美乡音”的甬剧名列国家级非遗项目,除了专业剧团宁波市甬剧团外,如今活跃在宁波城乡间的业余甬剧团有近30个,每年上演300多场戏,1000多名业余演员,这是甬剧传承和发展的肥沃土壤,参加本次展演的是业余甬剧团中的生力军。
古林张家潭艺术团排演的原创革命甬剧《李敏》从2014年开始已经演出90多场,广受观众好评。艺术团负责人屠幼琴说,“因为一名演员有调整,前天晚上又把整台戏排演了一遍,希望以最完美的姿态亮相群星票友会展演。”
云龙乡音艺术团组建于2011年夏天,艺术指导张海波是甬剧名家曹定英的开门大徒弟。“《阿必大》是沪剧经常演的滩簧老戏,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平常为人熟知的是《阿必大回娘家》。甬剧移植自沪剧,我们这次演出的还有《阿必大回婆家》的戏,合起来是《阿必大》,这是我们团独创的戏。”昨天,张海波解释了《阿必大回娘家》《阿必大回婆家》的由来,“乡音艺术团根据沪剧剧本创作了‘回婆家’,给剧中的雌老虎婆婆加入人性化因素。服装、造型也按照现代人审美观念全新设计。”在张海波看来,甬剧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根据沪剧新创作的古装戏《胡锦初借妻》也是乡音艺术团独有的,平常的演出中,我们积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上台,培养青年观众很重要。”
如今,宁波业余甬剧团青年演员人数越来越多。小堇风甬剧团团长钱后吟是个“75后”,身边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他们参演的剧目《杨乃武与小白菜》是团里的保留剧目。2014年,钱后吟带着小堇风甬剧团参加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获得周冠军、月冠军、年度十二强,“小堇风”也因此“一鸣惊人。”钱后吟说,《杨乃武与小白菜》最早从沪剧移植而来,小堇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根据甬剧团的版本。我原来唱过赵志刚老师的越剧版本编排的,小堇风的《牢会》一折中加入了越剧版元素,与甬剧团的版本不一样。”
成立已经17年的姜山甬剧团以经典剧目演出为主,团长胡艳梅告诉记者,《赖婚记》是其他剧种移植而来的传统戏,“剧本有了修改,曲子也重新写了,可看性更强了。”这位“团长年龄”最长的当家人带着团里的年轻演员认真排练。她吸收了好几位在省、市甚至全国的越剧比赛中获奖的青年演员。对这些加入剧团的青年演员,胡艳梅给了他们很多演出机会,“《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等剧目演出的时候分上、下半场,青年演员演上半场,对观众来说,青年演员的加入使得演出可看性更强了。”
能演出18台大戏的下应甬剧团去年演出121场,除了经典剧目,自创自演的比较多,大部分是写农村百姓生活的,比较接地气。此次该团自创的《男婚女嫁》将在甬剧群星会上展演。副团长郑诗芬告诉记者,这出剧目从去年7月开始演出,至今演出已近20场,“故事发生在清朝,内容概括起来是探讨婚姻的真谛,是一出有趣的戏,无论到哪里演出都受好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