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保护文化遗产,人们就会想到“精华”与“糟粕”的问题。一个网友曾在我的网页上发帖子说:“比如中国妇女的三寸金莲,那是多么高雅,多么精致,多么耐人寻味啊!除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雕细刻,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够创造出如此珍贵的人体艺术?”网友的话是反话,但此想法却具有代表性。

首先告诉网友,今天,所有呼吁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没有人会认为缠足的陋习是应该保护的文化遗产;也没有人认为文化遗产中都是“精华”而没有“糟粕”。仅用“精华与糟粕”来审视有着几千年历史和56个民族的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精华”与“糟粕”共存共生的文化,存在着大量的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糟粕”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精华”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进步、更新的,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就像过去的一些价值判断在今天被认为是错误一样,今天的价值判断也不能保证在明天又被后人纠正。比如,当北京的城墙、牌楼已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热潮中拆毁之后,1958年,北京市政府居然还要把故宫的城墙拆掉!在当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里,北京市政府计划:“对北京旧城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坚决打破旧城市的限制和束缚,故宫要着手改建,城墙、坛墙一律拆掉,拆掉城墙后,滨河修筑第二环路。”

为什么要拆故宫?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故宫仅仅是“封建主义的大本营”,它不但没有用,而且妨碍了社会主义建设、妨碍了人们的“思想改造”。在这样的思维下,“文革”中的“扫四旧”运动,成为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浩劫,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被当成“四旧”,几乎所有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都成了“牛鬼蛇神”。而在那个时代被视为“封、资、修”的东西,在今天看来,绝大部分并非“糟粕”而是人类文化的“精华”。短短的几十年里,人们的认识便有了不止一次的“颠倒”。而且,当年在犯错误的时候,每一次都像今天一样义正词严、觉得自己是正义在手、无比正确、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今天的现实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及经济一体化的挤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大都被“踏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危险境地:每一分钟,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种技艺、一座古建永远地消失了。仅以山西省的地方戏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尚有52个剧种;现在却只剩下28个,也就是说,有24个有着悠久历史、众多剧目、精彩艺术的古老剧种在这短短的20年里消失了!而且,就消失在我们眼前!就消失在我们这一代!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只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才会逐渐认识到这一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